关于社会工作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问题一直以前都是讨论的热点。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显示,社会工作专业的对口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本文拟主要以杭州师范大学2019届与2020届本科毕业生为例,调查他们的就业情况,探究社会工作专业对口率低的原因以及对策。国内学者对该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调査与研究,在这里我将对之前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科生就业;原因及对策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助人服务活动,是以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为主要工作内容。
社会工作产生于20世纪初,里士满在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的诞生。也就是说,社会工作这一专业也具体百年的发展历程。
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社会工作就已经传入中国,但因为某些原因后来又被取消了。直到198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建立,中国内地的社会工作教育由此恢复。2000年前后,上海浦东新区开始在医院、学校和社区设立社会工作站,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实务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2008年进行了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从上述历程中可以看出,不同于世界发展的脚步,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内地被称作“蹒跚学步的孩提”一点儿也不为过。因此,社会大众对于该专业的认识与了解程度也是非常低的,下文中我将会提到。
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教育虽快,全国已有200余所高校设立了社工专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社工的职业化却落后于专业化,致使形成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一直困在有专业无职业、学而无用、就业对口率极低的尴尬境地。主要表现为社区急需专业这会工作者,但专业社工毕业生并没有从事社工,政府部门中适合社工的岗位很少。有学者调查显示,上海市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最后从事社工的不到10%,并且已经就业的社工也在流失。深圳市专业社工流失也在逐渐上升。[5]另一学者的调查也显示,2015年社会工作应届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仅占7.9%。
为了探究其背后的具体原因,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已有较多学者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对其形成原因做了研究分析,我将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学者关于造成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低主要原因的观点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的因素,二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面我将对此进行分点论述。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