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下的小城镇角色定位文献综述
摘要: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保证,同时亦是社会发展进程的标志。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的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程度和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我国的城市化起步慢与西方,在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根据自身的国情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在学术界有学术界的思想和理论,在国家政治方面,城镇化作为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也有政治上的思想。两者之间有着不同的认识,为了更好的走好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推动城镇化的建设。这里主要对城镇化的学术理论方面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内涵外延,政策等问题做一综述。
关键词:城市化理论:新型城镇化:政策
城市化一词最早来源于国外,国外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积累了许多城镇化的实践经验,西方的城市化理论一直引领世界。国外学者对于城市化进程一般规律的认识,还有城市化中农村人人口和城市人口转移,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市化中出现的过度城市化,止呕城市化有着深厚的理论研究。我国的城市社会学也是从西方引进发展而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城市”是以乡村为对比的。城市是“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人类集聚地,比乡村占地规模大,人口数量更加集聚,密度更高,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化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词,城市化从字面意思理解为城市的进化,他是伴随着城市的产生而产生。距历史考究最早城市于公元前3200年建于尼罗河畔的孟菲斯城。因此城市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词,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而不断前进的进程。而真正学术上的研究则是从上世纪70年代才兴起。城市化一次最早也是由那个时候西班牙才学者塞尔达在其《城市化概论》一书中提出。城市化的定义也被逐渐完善,我过社会科院版本《城市经济学》中关于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化,系指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城市化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提高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这当中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的各个层次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环节。
城市化在进入我国后,我国学者根据本国特殊的国情演变成“城镇化”。城市化的发展并非一尘不变的。城镇化是城市化的一种现实的形式,是国家地区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不刻意发展大城市,而是更重视中小城镇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下,农村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政府希望通过发展小城镇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二元结构一体化,并最终达到城市文明的全面普及。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城镇化战略更符合中国实际。可以说,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 。而都市化是城市化的又一种实现形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城乡人口转变过程中采取优先发展大城市的战略。[1]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