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延迟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文献综述

 2022-09-05 15:22:14

延迟退休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延迟退休似乎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之间的争论不断。延迟退休涉及养老、劳动就业、人口政策、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延迟退休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国计民生。本文就选取这方面的文献,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来看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继而得出结论,作为论文的选题。

关键词: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退休意愿

自1951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达到规定年龄就“强制退休的制度,即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长期以来,这个规定并未改变。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国国情发生了新的变化,已经产生与此不相适应的矛盾。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我国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13.26%。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我国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养老金给付压力:2000 年我国养老金“空账”还仅为 360 多亿元,到了 2005 年底,“空账”就已达到 8 000 亿元。到2014年,我国养老金的资金缺口已经超过20亿,而且还在呈现着稳步上升的趋势。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延长,起始就业年龄的增长,人口结构变化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使延迟退休已成为国家关注的热点话题。2013 年 11 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退休年龄意愿的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最早来自于国外学者,研究退休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70年代初,但很多只是研究职工的实际退休年龄,而较少研究意愿。退休年龄最早研究职工意愿退休年龄,他们设置了“是否计划在 65 岁之前退休”的虚拟变量,运用 Binary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预期退休收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国外关于退休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大多通过建立模型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退休意愿的因素。大多学者都认为影响退休的主要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劳动者自身的健康状况、财富积累水平、家庭结构;劳动者的职业情况和社会养老保障;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退休模式等。Samwick(1998)通过构建代际模型,分析一国的养老金执行政策与方案对退休年龄制定的影响,认为通过经济刺激可以遏制提前退休,鼓励延迟退休。Epstein(1999)则从社会网络角度分析了人际沟通和信息对退休意愿的影响。研究认为,由于人的社交网络的不固定性,使得每个个体所能了解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这将促使个体对周围社交网络的依赖以制定对自己较为有利的退休计划。Brothers(2003)指出,个人退休年龄的选择意向往往会受到时间、金钱以及参照人群的退休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二)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