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2.1.道教历史概述
道教界和史学界一般说道教形成于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间,至今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在我国漫长的封建时代,道教与佛教并称是两大宗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之一。
魏晋南北朝是道教的发展时期。隋唐五代北宋是道教的兴盛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支持与利用,同时也由于寇谦之增加了一些新科仪,道教便兴盛起来,《隋书·经籍志》中说:“自是道业大行”。宗教是封建统治者所惯用以统治人民的工具之一,宗教的冲突与盛衰,实质上是统治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的一种表现。南宋金元是道教的分化时期。金大定年间,王重阳创全真道(北宗),至此道教正式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天师道)。全真道士不饮酒茹荤,不娶家室,授徒传教,为出家道士;正一派道士亦授徒传教,但天师名号系世袭,正一道士可娶家室,为在家道士,虽有斋戒,但非斋期可吃酒肉。明朝时期,道教走向世俗化。
清朝统治者,偏重佛教,乾隆年间宣布黄教为国教,道教为汉人的宗教,道教自此渐趋衰微。[1]欧洲汉学家施舟人认为:“自从清军人入关,道教就失去了往昔的辉煌与荣耀。”[2]清末民初之际,清廷政府掀起了一股“庙产兴学”的思潮,经北洋政府,至南京国民政府,间或举扬,始终未歇。1928年,“庙产兴学”被国民政府发展为“神祠存废令”,在这场神祠存废运动中,道教受到了重大打击。[3]而后又陆续经历抗日战争和内战,复杂的社会政治形势与道教内部的自身问题交织在一起,映射出来民国道教风风雨雨的四十年,寺庙或被征占,或已凋敝,人员零落大半,已然十分衰落。而在建国之后,自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反宗教活动,道教很大程度上和“封建”、“迷信”这两个词长时间是等同的,道教传统的信仰方式,如烧香、磕头、算命、占卜等等更容易被冠之以“迷信”的帽子。[4]道教被视为封建迷信的民间神学,一度被禁止活动,后来道教又经历了“十年浩劫”,也就是文化大革命,在1969年的时候几近灭亡[5],而文革后经过国务院宗教局、道教学者和各地道士的努力,道教活动才开始慢慢的恢复,各地的道观也开始恢复重建。
关于佛教为何比道教兴盛的问题。宗教都具有哲学完整性,因此教化教义的部分二者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道教出生于战乱,主旨是追寻、探索完成理想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张奋斗;佛教脱胎于婆罗门,目的是让印度种姓制度下的低种姓底层人民顺从高种姓统治,主张忍受。当这么两个宗教放在了统治者面前,为了便于维护阶级利益,选择其中哪一个自然不言而喻。所以道教的衰落,佛教的兴起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抛开自元、明、清以来大多数的历代皇帝和上层官僚的有意倾向佛教之外,道教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如在道教道理、教义、哲理、斋醮仪式等方面的发展停滞,几乎没有创新发展,这也是道教没落的重要原因。道教中的神仙学说,有关长生不老的外丹道术,以《周易》为核心的占卜算卦的推算理论,以及有关择风水、变命相、避邪、在后来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很难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在这方面,道教远不如佛教,更赶不上天主教和基督教。所以说综上所述,这不仅仅有道教自身的原因,更是时代的选择。
2.2.道教基本介绍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