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城市老年人开展文化生活的调查研究——以南京市x社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2-11-08 15:11:00

文 献 综 述

摘要:人口老龄化在当代社会日趋严重,随着老年人比例的增加,老年人养老生活出现了许多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下城市老年人养老水平基本有所保障的同时,老年人文化生活又逐步成为现在所被人关注的一大问题。并且因为其意义重大,所以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科学合理的规划老年人开展文化生活。而且老年社会工作就是因应老年问题产生而产生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它是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在生活中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并同时推动更多的老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从社会工作视角下推进老年人文化生活更是利于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关键词:老年社会工作 城市老年人 文化生活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法国老年社会学家保罗帕伊亚曾说“人口老龄化是世纪末最突出的社会现象,因为它产生了多方面的、各种各样的和深远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联合国人口司司长夏米说“我们将看到新型的百万富翁,他们是长寿百万富翁,能活到岁。”世界老龄化地图表明,预计到年,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年龄超过60岁。这是不容忽视的一大社会现象。(《参考消息》社会文教卷6,2002)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 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在2013年突破2 亿,2025年突破3亿,2034年突破4亿。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得到巨大改善,老龄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十分迅速,形势十分严峻。(吴红娟,2014)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据预测,我国城市老年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9.66%升高到2020年的13.37%,到2030年进一步增加到17.87%,2044年达到最高水平22.37%,届时,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为22.37%。(班茂盛,2003)

与此同时,中国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却普遍不高,存在较多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就,老年文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老龄事业快速发展,出台了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等。但我国老年精神文化建设尚满足不了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社会中空巢老人、留守老人、老年抑郁现象普遍。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凸显,成为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带来的新的社会难题。(李冉,2011)

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对增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这时需要思考到一些问题:如何科学有效的提升城市老年人文化生活?老年人文化生活的基础条件又有哪些?社会工作又该如何介入城市老年人文化中去?除了这些问题,我们也需要思考老年人文化生活和社会工作该怎样去相互辅佐共同进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写参考。

二、老年人定义及我国老年人目前基本状况

老年人,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在中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ge;65岁)占总人口比重8.9%;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1% ;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4%。截至2014年底,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中国经济网,20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