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752字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通过接受高等教育等途径向城市流动,进而带动了新的一轮社会流动,即老年人口随子女向城市的流动。然而,随着当前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随迁老人的城市融入度低问题不断凸显。因此,了解随迁老人这一群体的城市融入情况并以社会工作介入,对于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跟随子女进城的农村老人大多年迈,他们面临着退出生产一线后的又一次生理、心理的严峻考验,他们需要在脱离乡土场域后面临如何顺应城市惯习、重构社会关系、健康的社会参与以及度过丰富精彩的晚年生活等诸多困境。
本研究拟通过对进城老人社会生活融入问题的研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入城后出现的不适应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巧,对进城老人生活融入问题进行社会工作介入层面的探索性研究,探寻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方法和介入内容。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随迁老人的社会关注度,拓宽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领域,体现人文关怀,改善和解决随迁老人的城市融入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相关研究综述
1.主要概念的界定
本文的研究核心概念是随迁老人,目前学术界对于随迁老人这个概念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在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姚兆余认为,随迁老人是指年龄超过60岁,跟随通过升学、工作、婚姻等途径进入城市并在城市定居的子女一起生活,但户籍依然留在农村的老人。[1]随迁老人简单来说就是进城老人,陈娟这样解释,随子女进入城市生活的老人。[2]刘元静的看法是,由于子女关系由农村进入城市长期生活的老年人或者因所在地区相关发展需要,根据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举家迁移的家庭中的老人,进城老人中也包含自发迁移到城市的老人群体。[3]
而对于城市社会融入,陈成文从弱势群体入手,通过社会行动理论定义了城市融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地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4]张广济从生活方式与城市融入间的双生互构关系出发,指出生活方式与城市融入是两个不断相互适应的动态的社会行动系统,提出城市融入是指特殊情境下的社会群体,融入主流社会关系网中,能够获取正常的经济、政治、公共服务等资源的动态过程或状态。[5]融入的过程本身就是将个体同化、社会化的过程。陈爱梅从社会化角度出发,表明社会化是个体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老年人的社会化过程属于第二次社会化。[6]
2.影响随迁老人城市融入的因素
李建慷提出,从生活地域和活动空间看,进城老人原来的活动空间主要局限在农村。从文化层面来说,城市和农村具有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从家庭权威看,进城老人有明显的失落感。从心理来讲,心理适应难,[7]刘敏和崔彩贤把城市生活的难以融入归纳为,社会支持网络削弱,角色认同低下,消费观念难以改变以及日常休闲方式单一。[8]李敏芳认为,影响随迁老人社会适应程度差异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老年人自身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人格特质等方面的个体因素,二是包括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以及居住环境等在内的社会环境因素。[9]陈勃等指出,影响老年人社会适应的主要因素是心理态度、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感,老年人拥有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感越强,其社会适应的水平往往也越高。[10]周献德等在考察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居住环境以及照料条件时发现,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和居住环境越是良好,其社会适应水平也越高。家人的照料是老年人社会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配偶及子女对老年人生活起居的照顾以及精神慰藉越是体贴和周到,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水平也越高。[11]还有学者政策限制、文化差异、社会资本、个体特征等四方面分析了影响随迁老人城市融入的因素。任远述评了制度上的限制和排斥,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及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随迁老人,尤其是来自农村的随迁老人,在老年优待服务项目、养老医保政策等方面,不能与城市户籍老人享受同等待遇,外来人群无法融入当地社会。[12]风笑天通过主成分法对移民社会适应具体指标作回归分析,发现生活与习俗的差别对移民的适应状况有不小的影响。[13]张岩认为外地人迁入是一种失根,外来人群对未来不可预测和期望的情况下,自我安全意思极度膨胀,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也减弱。[14]杨晶晶等认为矛盾冲突的代际关系必然会让老人更加孤独痛苦,对社会参与行为造成影响。[15]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