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大背景下,社会流动的规模愈来愈大,其主要形式是从农村到城市。而这类进城劳动力也从早期两栖型候鸟式的单人外出务工逐渐演变成家庭式的外出务工。由此导致流动人口中的学龄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城市环境下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过程成为焦点。然而在这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经济吸纳和社会排斥的矛盾冲突使得最弱小的流动儿童遭遇教育、心理、同伴交往、城市融入等多方面的问题,处境堪忧。鉴于此,国内诸多学者对此问题展开了系列研究。
二、相关研究综述
通过对近5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笔者发现有关城市流动儿童的文献高达1401篇,其中涉及人口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从研究内容来看,包括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歧视知觉、教育等多个方面。
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过程,城市融入是流动儿童来到新环境后的必经之路。学者李素梅认为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的融入是有着双重的意义,一方面这是流动群体单向的对城市制度的适应,另一方面是城市和这类群体双方的接纳、融合[1]。而在这过程中,学界普遍认为需要重点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曹清燕,高燕婷两位学者针对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心理进行研究,提出社会偏见和歧视使得流动儿童产生心理障碍的观点[2]。具体来说,这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一是由于社会制度的排斥带来身份认同上的困惑,户籍制度的差异就像是城市与农村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即使身处城市,户籍的绑定还是无法使得流动儿童自信的融入城市生活,这种无形甚至有时会被点破的身份认定在城市人的目光下加重流通儿童的自卑感和对城市的抗拒心理;其二是因为如今社会媒体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评价似有似无的带着同情的心理,这类群体是弱者、贫困的典型,这种便签对于处在成长期的流动儿童来说,会使得他们产生敏感、脆弱的性格,对于城市的融入会表现出无力和拒绝[2]。对此,学者郑聪杰也相应提出:应该改革城乡户籍制度,从制度根源入手消除歧视性政策;同时调整社会舆论风向,媒体应该为弱势群体树立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形象[3]。
流动儿童随着父母进入城市,主要还是以学校生活为主,因此教育方面也是研究流动儿童的一关键点。流动儿童因为其家庭停留地点和时间的不稳定,使得他们会频繁改变学习环境,对此,雷万鹏、马丽两位学者通过调查得出频繁转学对于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会有消极影响,而对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流动儿童来说,这种消极影响会更加严重[4]。针对当下社会现象,高欣、张梦阳学者概括指出如今城市流动儿童存在着失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他们认为这些问题会导致流动儿童难以融入、跟进城市化教育,长此以往必将对儿童的健康教育造成不利影响[5]。在相关研究中,黄兆信等学者还提出流动儿童这类特殊群体在城市融合教育中缺少互动性,转而言之就是在这种双向的作用力中流动儿童是处于弱者的地位[6]。对此,孙彬学者有归纳到教育对于流动儿童的重要性在于其一这是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的最主要方式,教育利用其独特的教化功能,帮助流动儿童了解城市文化、掌握社会化的技能等,在儿童身心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关系到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持续性,流动儿童作为未来的新兴劳动力同时连接着父辈这一代,为城市不断引入新血液,教育的有效性会促进这类群体扎根城市的决心,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和谐[7]。
对于城市流动儿童在教育上出现的问题,研究学者们觉得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流动儿童来自进城务工家庭,其家庭本身就是因为经济困难才会选择来到大城市发展,然而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是地方财政和非政府资金,这样的特殊性导致其拨放具有学生户籍的属地限制,基于此,这种政策就导致流动儿童要想享受教育资源必须名正言顺的缴纳借读费,而某些高昂的入学费就直接将适龄儿童拒绝在学校门外。除此之外,王克武学者还指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使得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相较之下,流动儿童即使挤进了充满竞争力的城市学校却也是难以跟上进度[8]。而追根究底这些影响因素还是基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充分,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现状。针对影响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的这些原因,总体布局下,国家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经济投入,促使其发展的更为充分、平衡。对此,学者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田昕灵学者和孙彬学者都共同指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让流动儿童也能享受到城市儿童同等的公平、优质的教育,让流动儿童在城市的教育是自然融入而不是强制性的插入[9]。
综上所述,关于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一直是热点话题,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显著,这对于笔者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借鉴参考意义。而流动儿童这一话题本身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流动儿童其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多变复杂的,学者们应该要与时俱进研究当下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同时,对于这种问题,理论研究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而这些对策不仅要具有可操作性,更是要短期有效,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素梅:《流动儿童城市融入困境及其情感支持路径探究》,《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