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现象对中学生的道德影响及其应对——以杭州市X中学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6 18:02:12

饭圈现象对中学生的道德影响及其应对

——以杭州市XX中学为例

摘要:道德教育在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传媒浪潮的推动下,国内粉丝工业迅速发展,各地散落的粉丝通过互联网组织起来,形成了特定的粉丝社群,并演变为以明星为中心的“饭圈”体系。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也加入到“饭圈”队伍中。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粉丝文化发展阶段、涉及领域以及组织结构等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归类,总结出研究的特点与存在的不足,并通过查阅相关数据资料进行适当的补充。

关键词:粉丝文化; 饭圈;青少年 ;影响

一、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

社交媒体的发展进一步拉近了偶像与粉丝之间的距离,在粉丝工业的运作下,逐渐产生了一套以偶像为中心的严密组织体系——“饭圈”。“饭”为英语单词“fan”的音译,因此“饭圈”又可称作“粉圈”,是由粉丝文化演变而来的。在二十世纪末,追星族就已经成为了国外学者主要研究对象,他们认为粉丝文化是“迷”文化的一类。

  1. “迷”的定义

伯明翰学院派认为“迷”是青年亚文化[1]中的一类,是与主流社会标准相偏离并区别于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体现了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抵抗,突出了阶级性与反抗性[2];朱里·杰森(Joli Jenson,1992)在《作为病态的粉都:定性的后果》一书中指出,认为“迷”是人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产物;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1992)则从粉丝的情感、认知出发,在粉丝圈里获得认同感,并享受自己创造的文化领域,以对抗对现实不满。

  1. 西方关于粉丝文化研究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以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1992)和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1992)为代表,研究者主要关注粉丝群体的具体行为。詹金斯的《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性文化》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粉丝群体,观察粉丝如何从被动的受众者成为文本创造者。菲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从受众与媒介的双重视角出发,提出粉丝文化是大众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粉丝对文本的重构、创造有惊人的能力。

第二阶段粉丝文化研究建立在社会消费学的基础上,更加反映社会、文化的阶级和资本,研究者试图通过社会阶级理论等来解释粉丝的行为。布劳尔(Sue Brower,1992)在《作为创造者的粉丝》一文中指出粉丝能够通过组织的力量,对电视台表示赞赏或抵抗,企图改变文化价值标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