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学生对思政课学习态度调查分析(以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为例)
摘要:“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带倾向性心理的准备状态,是人们对特定的对象所持的一种稳定的评价和反应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会影响个人对他人及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从而影响到其采取不同的行为。态度还可能影响个体的学习、工作效率,帮助其做出选择等。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以及在学习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行为选择的决定因素,它能决定学习者是否愿意进行学习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它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实践逐步积累形成并通过学习者个体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变化着的。思政课在中学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却没有广泛的“学生基础”,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关键词:杭州; 中学生; 思政;态度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对思政课的学生态度问题研究较多:
1.云南大学教授周楚婷在《云南大学学生“思政课”学习态度调查研究》中,对云南地区高校的大学生的思政课学习态度有着比较细致的分析。虽然不是中学生,但是思政课的现状却有着相似性,以此可以作为我的重要研究文献。周楚婷对学习态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两方面给予定义和解释,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学生普遍对“思政课”缺乏浓厚兴趣,对学习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学生对思政课的动机不端正,没有较明确且正确的学习目的,从而导致了被动地学习,再次,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课程的设置、课程评价方式、课程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认知状况不容乐观。总体来说,学生对于自身、教师、教材、课程等方面都持较消极的态度,且这种认知水平状况存在性别和专业的差异。最后,提出改革意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善“思政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技能;规范高校“思政课”的考核制度;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与监督。
2. 福建江夏学院思政部社会心理学研究所的邵雅利教授在《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中,以660名大学生为对象, 调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倦怠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倦怠总体水平较高。课程的枯燥及脱离现实、学生参与度低是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由此, 研究提出解决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的策略:要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形式要多样化;突出思政课的社会实践地位;利用新媒体, 加强与大学生的互动。
3.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的林向英、宫贤平和刘珊珊教授在《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态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为了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学习态度现状, 研究者应用自编问卷,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580名在校大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中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不一致、对各课程兴趣分散但期待基本一致、学习方式较为被动、更注重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等现象。
4. 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教授熊亚莲在《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表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学校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又极大的影响着这门学科的教学效果。广大教师工作认真、爱岗敬业,为培育高素质的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仍需清楚地看到,在实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不少中学思政课教师素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思政课教学技能低下,不同程度上减弱了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她客观分析了现如今中学思政课教师素质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