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声景观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以南京林业大学教学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2-03-26 19:27:06

文献综述

一、前言

在当今社会科技水平与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纷扰复杂的城市环境和过快的生活节奏导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希望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因素以改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声景作为外部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声景观,意即听觉层面上的风景。作为人类感知客观事物的五感之一,在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中,人们往往注重功能、视觉效果、空间形态等方面的设计,而忽视听觉元素对景观空间效果与体验感受的作用,虽在古诗词与中西方古典园林中有部分听觉方面的描写与应用,但关于五感元素的设计与应用,听觉仍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感官元素。

高校校园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研究、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事关国家科技与创新水平的教育重地,良好的校园声音环境能为高校师生提供舒适的教研空间。但由于日益严重的城市噪声污染问题,高校校园声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由于大学生的课业压力与社交压力越来越大,而声音会影响人的注意力和压力的恢复,校园声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受到更多的关注。除了对校园环境噪声控制方面的研究外,高校校园声环境的现状及其校园声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也应该得到重视,以为高校校园规划设计提供声景观方面的建设性建议。

二、声景观研究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教授R.M.Schafer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创立了声景观的概念,作为声景观理论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他和Bruce Davis、Barry Truax、Howard Broomfied等创立了“世界声景计划(World Soundscape Project,WSP)”[1]。Schafer在20 世纪 70 年代末出版的两本著作《世界的调弦 The Tuning of the World》和《声生态学手册 Handbook for Acoustic Ecology》中,提出以生态的方式研究声景观,旨在保护有价值的声音,减少非生态的声音[2]。

日本的声景研究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环境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1985 年,东京神田声景观工程作为日本第一个声景观研究项目开启了日本声景观研究历史。1986年,日本早稻田大学鸟越教授翻译并出版了《五乡村声景》。1993 年,日本成立声景观民间学术团体——日本声学研究学会,代表日本参加世界生态声学大会[3]。并于2002 年,举办“ 100处日本声景观评选活动[4],目的是激发人们发现并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从而保护国家良好的声音环境[5]。

英国在1982 创立了“Right To Quiet Society(安静权协会)”,旨在倡导人们重视噪音污染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噪音污染。伦敦市市长启动美声城市和“一百个公共空间”的计划,目的是让伦敦各区都能借助美好的声音享受舒适的室外休憩空间。艺术家彼得·科萨克进行了“你最爱的伦敦声音”(Your Favourite London Sounds)计划,对伦敦市的日常声音进行调研,研究声音对生活的影响[6]。

美国主要是在国家公园范围内进行对声景的保护。美国国家公园里有很多自然珍稀的声景资源,如瀑布声、野生动物的叫声等,美国国家公园局(National Park Service,NPS)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声音保护的政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