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乌鲁木齐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分析与优化建议
1.前言
公园是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元素,具有向民众开放、活动娱乐的主要功能,以及美化景观、生态环保和防灾避灾等辅助作用[1]。同时,公园绿地也是反映市民生活质量水平和衡量幸福程度的主要标准,在营造区域小气候、减少泥土流失、吸附有害气体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方块构筑物中的市民提供了必需的绿化空间。正如“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2-3]的生态理念所述,人们现如今迫切需求一个生态平衡、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活环境。
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和“公园城市”概念的提出,城市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更是在人文、生态等方面飞速发展。但由于早年我国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而忽略了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城市绿化面积是否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城市是否配备完善的各项基本设施等问题,导致出现了各种“城市疾病”。比如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性和社会自然资源公平性不均的现象,从而引起了城市经济和空间布局等问题。
自2018年2月,习主席提出了“公园城市”的新理念。各城市响应号召,提高了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公园的建造绝不能照搬照抄,即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也要科学合理。我国自2012年初起,引入了新用地规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号码为GB50137-2011。较旧规范相比,修改使用了22年的以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作为城市绿地建设的标准,并引入新标-可达性。
- 国内外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分析概况
可达性的定义是由70年前,Hansen首次提出,是指从一个极点到另一个极点的容易程度,是体现人们从启点到终点过程中所承受空间阻力水平,常用行进间距、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等标准来衡量[4]。
2.1国内研究综述
由于我国国情原因,导致对公园绿地可达性的研究起步晚,且没有形成成熟的分析评价体系。其中可达性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三种,1.以时间或距离法做指标进行分析2.以重力模型法做指标进行分析3.以空间阻力法做指标进行分析。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