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教育的环境解说系统规划设计5文献综述

 2021-10-17 18:56:2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自然教育1.1基础定义北京北研大自然教育科技研究院认为自然教育的定义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类为媒介,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儿童融人大自然,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编织,形成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

我认为北研大自然教育科技研究院对自然教育的定义范围过于狭隘,我对于自然教育的理解更偏向于周儒教授对于环境学习中心的定义:在一片具有环境教育资源特色(无论大小)的土地区域上,整合环境教育专业人力、专业课程方案与适当的环境资源与设施,整体发挥其能量.提供环境教育专业服务给第--线的顾客,如学校学生、一般社会民众,以达成教育、研究、保护、文化、游憩等多功能目标的环境教育专业机构。

1.2目的与目标此前有许多学者发表了对于自然教育目的与目标的看法,国外的有阿什博、萨摩、斯坦普等人,国内的有王鑫、周儒等人。

周儒教授在《自然是最好的学校--台湾环境教育实践》中做了总结并加入了他自己的观点在里面。

周儒表示自然中心、环境学习中心或者说自然教育可以达成的目标有五个方面:教育:通过中心专业的环境教育工作人员,能够引领学校师生和社区民众接触、了解、关心、爱护环境,尤其是提供学校进行户外教学、自然体验、环境调查等专业性教学模块,并解决教师在行政与专业能力欠缺的问题。

研究:通过中心以及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协助,能将中心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做长期深人的观察、研究,增进对区域环境状况与变迁的了解与掌握,并能够提供教育与解说活动的利用。

保护:经过中心的教育活动与实际环境状况的观察与了解,能促进居民与学校师生对于地区的环境、资源更合理有效地运用与管理,并满足地方上在认识环境问题、体验环境改善经验.营造有质量环境的行动学习、信息服务等需求。

文化:经过中心仔细地收集与整理、设计,可以提供给社区居民与学校师生对于当地环境长期变迁的理解、体验环境愉悦的经验,以及从中领会人与环境长期互动的过程,并由其历程了解环境与人类生活.文化的互动和影响。

游憩:通过环境学习中心、设施、空间、环境的巧妙利用以及趣味活动参与和体验,鼓励使用者追求有意义的户外休闲游憩活动的经验,经由这些经验来满足人们对精神的淬炼和愉悦身心的需求。

我理解的自然教育最终目标是帮助人们成为一群具有环境知识、有能力且献身环境改善的人(Hungerford,Peyton,Wilke,198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