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降雨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是世界上水灾频发且影响范围较广泛的国家之一[1]。
利用蓄滞洪区调蓄洪水是保护重点地区安全的重要防洪手段,蓄滞洪区已成为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系统越来越复杂,大部分以控制洪水为出发点的单目标蓄洪区规划设计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为解决当前蓄滞洪区规划设计与社会经济生态综合发展需求的矛盾,目前学术界针对蓄滞洪区设计的关注重点也逐渐从单一工程设计扩展到非工程领域,对洪水的态度也逐渐从敌对的防到将其资源化的利用。
关于蓄滞洪区治理文献主要侧重于蓄滞洪区资源化、湿地化和生态治理三个研究角度:①.蓄滞洪区资源化:a.赵飞等(2006)从洪水资源化内涵、定义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利用蓄滞洪区恢复和重建湿地的思路、类型与措施, 并给出了水库 湿地联合调度模型, 为进一步分析恢复和重建湿地的模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3];b.向立云、魏智敏(2013)对洪水资源化进行了概念解读和方法研究,提出洪水资源化的六大途径[4]。
②.蓄滞洪区湿地化:a.黄志凌(2018)提出了将蓄滞洪区建设与生态湿地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并构建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指出湿地型蓄滞洪区是将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模式进行调整,协调区域发展与分洪运用,在保证防护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蓄滞洪区的生态功能及综合效益[1];b.宋豫秦、张晓蕾(2014)构建了涵盖防洪、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等因子的途径选择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识别了不同设计启用频率的蓄滞洪区洪水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途径,指出不同设计启用频率的蓄滞洪区在建成 35 年内,部分湿地化情景是中国 70% 蓄滞洪区的最优发展途径[5];c.朱静儒(2014)在洪水资源化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把蓄滞洪区建设、生态湿地建设和采煤塌陷地治理相结合的思路构建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的同时,也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发展[6]。
③.蓄滞洪区生态治理:a. 林洁(2016)提出了干流工程生态治理方法,分别从过水断面、缓冲带、非过水断面三个部分进行研究,针对过水断面生态治理,提出了自然生态型、工程生态型、景观生态新的生态治理模式,根据蓄滞洪区蓄洪保安全,不蓄洪保丰收的原则,提出水禽、鱼禽、农牧等生态经营模式[7];b. 王薇、李传奇(2004)着重阐述了蓄滞洪区的多种生态环境功能及其价值的构成,分析了基于蓄滞洪区功能的蓄滞洪区管理的新目标,并以海河流域大黄铺洼蓄滞洪区为例,介绍了蓄滞洪区的多目标利用方式,可作为未来蓄滞洪区可持续利用模式的有益探索[8]。
但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侧重于对蓄滞洪区资源化、湿地化、生态治理等方面的概念解读和应用论证,而针对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法的深入研究较少,且单从这三个方面对蓄滞洪区具体设计方法的深入研究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韧性设计是当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其在防洪减灾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关注。
韧性思维以系统的复杂性、变化性和不确定性为前提,为新时期蓄滞洪区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