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印技艺的探索与传承——以老门东历史街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2-02-24 21:46:28

一、引言:

传拓艺术除了是保护文物的重要方法,还是一种传统的古老技艺。它既不是摄影的简单复制,也不是人们日常的视觉经验。在传拓艺术中查找的不仅是艺术,更是文化,一种更接近于“具象”的文化。金石文化是在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中被发扬和传承的产物,这些拓片作为展示物,创造出的不仅是无法复原的历史空间,也是艺术空间。只有根植于中国历史、传统的泥土,才能塑成新的作品。

二、课题国内外发展状况:

拓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前两千年重要大事记载便已被镌刻于骨板或青铜亦有刻于砖瓦陶瓷木料玉石以保存文字及图像者,唯用于长篇碑文最多之质材当推石料。碑拓是将碑上的文字,用宣纸紧覆在碑上,用墨打拓其文字,再将纸揭下,纸上留下碑上的文字。在国际艺术交流上,拓印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民间拓印工坊和工作室的快速发展,对于人们了解和体验拓印,也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传统艺术的应用实践和传播显得格外重要,中国拓印在今天的互联网发展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由西泠印社美术馆主办、刘新惠先生策划《藏·品》杂志协办的“吉金乐石”中国传拓艺术展借此契机将中国拓片艺术的最高制作水准呈现示人。在向同好揭示这门比印刷品更有魅力更具观赏性的传统文化之同时,更向世人展现了当代文人的别样情怀。

传统的拓印材料是宣纸和一种叫拓印蜡的块状黑色材料。有时,特别是在拓印细弱的线条时,更宜用另一种方法,即用一种粉状石墨加油达到一定的干硬度,再用敷墨具施于纸上。拓印被广泛用于复制各种文化时代的多种浮雕;复制石刻图案,特别是古代中国和其他亚洲文化的石刻;复制中世纪教堂里的纪念性黄铜雕刻品;复制美国建国以前的墓碑;甚至在日本被用来摹印鱼。艺术家亦将拓印技术视为创作的过程,他们为拓本上色,并添上或改动原来的线条。今天它作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媒介,当代艺术家也为之在世界各地工作。

三、研究主要成果:

摹拓技术在西方19世纪才得以流行,西方的古物鉴赏者开始使用碳条作为媒介来记录铭文和图案。但在中国,铭文墨拓至少在5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在随后的1500多年中,这一技术逐渐发展为古代摹刻法帖的一种主要方式,拓片的制作越来越精细。讨论拓片的史学价值和艺术品质的文献汗牛充栋。20世纪初著名学者赵汝栋在描述拓片对理解传统中国文化的意义这样说“士人而不知碑帖,如农夫不辨稻粟,工匠不识绳墨。”历史街区的墙面、街边的老门牌、一段承载记忆的斑驳的路面hellip;hellip;都是见证城市的“铭文”,复活其历史意义并将其重新植入当下文化潮流中。在城市的时间痕迹的力量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文化和情感意味浓厚的环境,人们对这种驻痕的记忆中充满了情感,并获得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前景:

金石传拓作为技艺的创作平台外,引入当代运用的同时,也是一种传达时代观念与反映社会文本的视觉窗口。当代匠人在更多的结合传统技艺的同时,由于渗入了更多的艺术创作的元素而转变为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视觉文化。这种形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一味崇古的特征,使得新金石学研究在艺术层面的应用变得更为广泛。不得不承认这种新方式使传拓技艺获得了一定的艺术地位,并成功构建了“对话社会”的艺术体系。新金石艺术的发展依赖着与城市有关的材料、质地、概念以及符号。对于城市文化环境的依赖本身就是这项艺术发展的要素。更为可贵的是如此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绚丽的风采迅速融入都市生活。成为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被城市公众所主动接受与消化的视觉文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