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什么是装置艺术呢?最早的说法是“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就是指通过错置、悬空、分割、集合、叠加等手法对现成物品予以重新建构,置放于新的展示场所,并赋予其新的意义指向的一种艺术创造和展示方式。其英文的表述就是“the Art of Assemblage”。[1]“Assemblage”中文翻译有“集合”的意思,这就引出了集合主义艺术。通过胶粘、焊接等建构技术,将物体与材料转变为雕塑作品的方法称为集合艺术。实际上集合艺术应该属于装置艺术的范围,而集合不仅是平面多元素的集结,也是立体的现成品的集结。[2]在艺术中, 集合的方式消解了深度感, 使事物符号化。符号与物体的联系在此被中断, 符号不再标示任何现实 。符码的独立导致其本身具有完整的表意功能 。于是原有的一些被称为现实的东西, 为这种观念提供了可以拆解的可能性。[3]
材料是雕塑的根本,没有材料就谈不上有雕塑。处在现代主义末尾的极简主义为后现代主义带来了关于物质材料的全新观念,为装置艺术建立了广阔的空间。毋庸置疑,雕塑家对材料性的挖掘和追问,不仅确立了雕塑与绘画的界限,也拓展了现代艺术的边界。[4]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运用,当代雕塑创作已经与社会生活交织在一起,其外延不断拓展,观念性思维在雕塑创作中成为首要条件。观念创意、材料制作、展示过程皆可成为作品的一部分,缺乏多元化的创作手法和观念性思维的雕塑作品被认为是不具备当代性的。[5]观念只能寓于实物。艺术品具有自然属性,艺术家要尊重物质所具有的内在生命。[6]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装置艺术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装置艺术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是指装置艺术可以满足大部分民众的审美情趣,符合大部分民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具有让广大民众从被动接受美到主动寻求美、发现美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装置艺术可以活跃民众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想象力,使其产生联想,想象装置艺术背后的多样性和变幻性,让他们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来领略装置艺术的设计、情感和寓意。[7]
在中国,装置艺术尽管还没有像在西方那样被广泛接受,但已被认为是迟早的事。装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因素:一方面,当代国际艺术的整体性发展对中国艺术家的刺激和推动;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这方面的观念也呈现出工业或后工业社会的趋势。所以,装置艺术不但对中国美术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于世界美术发展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国外,装置艺术伴随着当代艺术的迅猛发展,其前卫性、实验性、观念性甚至是荒谬性都愈发凸显,且逐渐代替了百年来在艺术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架上艺术,成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创作的主要手段。装置艺术虽然仍然和其他艺术门类保持着亲缘关系,但它俨然成为了一种新的东西,它的开放性、游离性、模糊性,决定了我们只能在它运动、发展和变化中来认识它、研究它。它或许显示了人类艺术活动的本质,那就是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满足人类表达和交流的基本需要,并作为人类自我探索的手段。
三、研究成果
装置艺术发展到今天,艺术手法也越发多元,已经脱离了最初的形态转变成为能够为众多艺术门类所接受、所挪用的综合性艺术样式。集合艺术是指通过组合各种元素,特别是将许多现成物整合成一件作品,以求创造出三度空间艺术品的一种技法;也是指依此技法所构成的作品。集合艺术最初是一种利用各种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组合的艺术形式,工业集成风格是指一种艺术风格,现在更多的是指室内装修的风格,又或者说是一种大体的设计展示环境,将集合艺术与工业集成风格相结合创作出工业集成风格下的装置作品是本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