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拥有城市中最为宝贵的水源, 当今社会需要对滨水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拓展研究,这样有助于完善滨水设计的理论体系。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和海岸就是城市定址的首选地段。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不仅是古代中国连接南北的水路大动脉,更是一条流动的文化之河,凝结了中华先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中国智慧,非遗资源非常丰富与厚重。作为大运河的原点城市、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本文旨在将自然生态和场地内现有的大量空旷废弃土地有机结合创造,考虑场地内保留的工业遗址,在有限场地中植入丰富的文化活动,以“生态修复,文脉延续”为主题,对扬州广陵段运河风光带进行景观设计。
关键词:生态、 文脉延续、工业记忆、娱乐运动
- 滨水空间设计理念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在获得丰富物质资源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生态滨水景观的建设。扬州城市运河景观风光带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给扬州的市民以及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亲水环境,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将这一地区作为整体全面考虑,滨水区沿岸建筑的形式及风格对整个水域空间形态有很大影响。从生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中发掘,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色。
- 生态修复
生态恢复,指利用生态工程学或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或手段,对受污染或破坏、收到胁迫环境下的生物(包含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现。其中包含对生物生存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善和对生存“邻里”食物链环境的改善等。每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地的水系紧密相关。历史上他们具有防御、运输、防洪、防火和清洁城市等功能,同时,他们是多种乡土生物栖息地和空间运动的通道和媒介。城市水系更是城市景观美的灵魂和历史文化之载体,是城市风韵和灵气的所在。
在原场地内江扬大桥以北的区域是一块小面积绿地以及一部分厂房,植被覆盖和植物种类比较少,希望在此处建立一个能修复的生态环境,构建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并且不断完善的生态系统。场地靠近运河边的区域将设计为湿驳岸,设置生态浮岛,将“生态浮岛”与景观构筑物有机结合,使其不但具备景观观赏性,又满足了了生态修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理念。通过“生态浮岛”净化水质、改善水质,同时完善水域内的生态体系。浮岛主要是采用有净化作用的特定植物和一些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的分解作用,实现局域水质内的矿物质改善,实现区域内的化学物质改变。考虑到通航的需要,浮岛将以固定方式存在,适用范围因地制宜。场地内“生态浮岛”选用材料为植物,由于植物有较强的地域性,因此在植物的选择上尤其应注重选用乡土水生植物,或是水陆两栖植物。在南方地区,可以种植菖蒲、水芹菜、旱伞草等,同时,尽量使用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对外来植物品种应进行适当的控制。浮岛可以多元化组合,并与整个滨水景观组合,形成城市水景观独特的亮点,为城市营造新思路,提升整体城市空间质量。
- 运动娱乐和商业活动
随着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其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多元 化,与此同时也加强了滨水空间的使用价值,使原来功能 单一,只能用于货物中转、港口码头的严肃工业区,逐步 向娱乐休闲、商业办公、餐饮旅游、健身活动以及公共文 化活动场所转变。
在项目设计中融合了运动娱乐以及商业活动的融合。在场地滨水部分沿着运河设置了慢行步道,可供人跑步和骑车锻炼;在场地内设有儿童活动区和一块专门的运动区域,包括了网球场、篮球场、时尚轮滑场地;商业广场内更是设有咖啡厅、轻食餐厅等场所,供市民休憩娱乐。现在国内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会首先确定开发后的用地性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滨 水公园、结合当地特色与传统建立的商业步行街、推动旅 游餐饮消费的商业会馆以及促进文化艺术互动的大型场地 都是开发商们的首选。具备更多功能的城市滨水空间,更 能够满足现代人对生活娱乐的需求,促进文化、旅游等各 色服务的发展。不得不说,城市滨水空间变得更加服务于 市民,为市民提供舒适、方便且宜人的活动场所,减少城 市生活压力,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已经成为城市滨水空 间开发的下一个趋势。
- 文脉延续
中国最古老的运河在扬州城,这段运河是由吴王夫差开挖的古邗沟。大运河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交流。大运河首先是为了漕运而修建的,大运河的原始功能是运输,而货物运输与人的流动,带来了文化的交流,这才有了大运河文化。扬州由于中国古代交通大动脉带来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处在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点,形成了奠定在市场基础之上的商业城市,并以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了文化创造,催生了扬州以运河文化为基础的独特城市风格。区别于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扬州运河文化不单单是乡土文化,还是一种交流、开放、融合、进步为特点的商业文化。扬州运河文化的交流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有别于农耕文化的商业文化,特点是开放、包容、创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组成部分,扬州运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一脉相承,高度契合。为此,在场地内设置了运河文化广场及展馆,来延续这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我们在继承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同时,有责任进一步研究运河商业文化,挖掘其深厚内涵,发展文化产业,为后人留下经过创新的“文化遗产”。
- 工业记忆
场地内共有三处工业遗址,这些厂房大多建于一个国家工业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当时的盛况可以通过这些厂房反应出来,并给人留下了珍贵的回忆。大运河申遗的成功,使保护大运河遗产工作迈上了新的征程。我们要从遗产不可再生的高度来认识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科学地加以合理利用。首先,必须明确保护是第一位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大运河从开凿以来走到今天,沿线所保存的各类文化遗产已经很少了,有的文化遗产甚至破损严重。淮扬运河作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扬州段运河沿岸依然保留着一些文化遗存。这些遗产见证了扬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这些记忆,很多都已经被一点点的抹去,或者正在消失。现在,保护大运河遗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不仅要保护大运河的地方特色,保护大运河的生存环境,保护大运河遗留的物质遗产,还要挖掘整理大运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勿容置疑。大运河对保持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勃勃生机,对运河流域社会和谐,城乡协调发展,意义深远。保护是利用的基础,只有保护好遗产,才能更好地利用。在工业遗址处放置一些艺术性构筑物来唤醒扬州市民对于大运河的工业记忆,并将其作为珍贵遗产保护下去。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