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井文化的城市街巷景观设计——南京石榴新村片区街巷景观改造文献综述

 2022-02-20 20:55:04

摘要:随着资源的不断占用,老城更新俨然成为了当下的热点问题。石榴新村是毗邻“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的最后一处危房片区,该地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城中棚户区,生存环境日趋恶劣。由于该场地地价过高,对石榴新村片区的公共街巷景观部分进行一部分的改造和利用,探讨其功能特征,以居住其中的居民为调研对象,营造出宜居的,和谐融洽的城市居民生活休憩场所。

关键词:居住区改造,城市更新,街巷景观

一、石榴新村更新设计理念

城市更新是城市化进程下的热点话题。石榴新村片区项目作为南京市城市更新的试点项目,其设计概念将有进一步的创新。结合其位于老城区中心,且历史文化氛围浓厚。作为设计师,将结合其市井文化特征,保留其原有的时代特征,营造出宜居的,和谐融洽的城市居民生活休憩场所。

二、城市更新下的老旧小区改造

石榴新村片区作为南京市少见的拥有历史脉络传承的居住社区,在城市更新这一大的命题之下,也可以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文脉延续的基础,由特定的传统建筑体,街区以及文化类建筑组成,饱含了城市的文化基因,向现代人展示着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建筑发展的种种细节,具有独特的城市记忆。

在六十多年前的规划设计除公共绿地外,基本上只考虑尽可能多地布置建筑。老年人的健身场地、幼儿少年的玩耍场地以及中青年人的交往活动场地较少给予安排。旧居住区室外空间匮乏,导致小区生活整体缺乏活力,不利于其市井生活的展现。

对于石榴新村这样的城中村,在其改造过程中,应基于原社会和物质框架基础上进行空间整合,在合理完善其中设施的基础上,引进新的机制和功能,从而使改造后的居住区不仅可以与周围建筑景观相融合,还能在整体上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对旧居住区进行改造使其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发展要求,使其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吸引人的场所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居民公共空间的营造

城市居住社区公共空间的定义是在城市的社区内部空间中,存在于在建筑实体之

间的开放的空间体,是居住在城市社区中的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作为以居住目的的公共开放社区,居民公共开放空间的营造至关重要。本方案设计将从公共道路景观、公共绿色空间、公共交流空间、整体建筑风貌几个方面来共同营造石榴新村片区的公共景观。

公共道路景观设计上,道路是连接空间的主要载体,在城市居住社区的公共空间中,道路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道路设计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充分体现着对于社区居民人性化设计。通过人性化设计,合理将社区内部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在多条道路周边设置多个小节点起到通达性与公共性的特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