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儿童照相馆室内环境设计文献综述

 2022-02-23 20:19:40

儿童室内摄影空间的设计研究

摘要:儿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明传承的保证,其发展状况是决定日后人口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儿童照相馆作为新兴行业很快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中,如何设计出满足儿童需求的照相馆室内空间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儿童日常行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儿童活动空间的安全性考虑及儿童室内环境的探讨,针对“情境化理念下的儿童摄影空间”展开研究。为儿童摄影空间的室内设计提出新概念和新的风向。

关键词:儿童摄影空间 情境化 儿童行为 室内设计

虽说摄影术发明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但照相馆的起步相对较晚,照相馆可以说是影楼、影像馆的前身。直到1990年后,儿童摄影逐渐从影楼中独立出来,早先出现在一些沿海城市,紧接着作为新兴的行业渐渐开始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儿童摄影行业发展更加迅速,使大量投资创业者涌入了儿童摄影市场,从而也促成了对儿童影像馆室内设计的研究。儿童影像馆室内设计研究在当代的需求下应势而生。当前,儿童影像馆室内空间理论研究在国内相对较少,设计出更加适合儿童的照相馆是当下我们应该努力的研究方向。

一、儿童摄影空间室内设计概述

儿童照相馆不同于一般的照相馆,它是以儿童为主体,提供服务的特殊摄影空间,其空间与其他针对成人的照相馆有着较大的区别。为了给孩子们和家长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儿童照相馆室内空间在设计时首先要满足照相馆自身要求,其次需要结合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在探究儿童心理行为与照相馆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相应的功能空间进行设计研究 。一个成功的儿童照相馆不仅要有精湛的摄影技术,还要有满足儿童合理需求的室内空间,因此其照相馆的室内设计研究就尤显重要了,既要满足儿童的特殊要求又要满足成人的复合性需求。由于经营者注重盈利,没有针对儿童特殊化的设计,导致市场上大部分儿童影像馆的室内空间布局、形态设计风格高度相似,整个室内呈现出商业化布局。从儿童行为发展特征、感知能力特征和空间认知发展特征出发将“情境化理念”引入到儿童摄影空间中,提供了一种新的儿童活动空间设计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

二、儿童行为与儿童照相馆的关系

年龄是儿童空间中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对空间环境的认知有着一定的区别,对于儿童照相馆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儿童照相馆室内设计研究时需要对各个年龄层的儿童心理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并且针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差异性设计。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了0-2岁的感知——运动阶段、2-7岁的前运算阶段、6-12岁的具体运算阶段以及11-15岁的形式运算阶段,根据不同年龄,目前市场上已经将儿童摄影细分为孕、婴、童、少儿、亲子等几个大类,针对这几大类再去研究每一类对应的心理行为。1-3岁的儿童多依赖于室内空间环境,并且表现为无所事事、独自游戏、动作重复的机械游戏等,也喜欢看、听以及触摸各种物体,对色彩艳丽的物体也非常感兴趣,这个时期的儿童天真烂漫,对户外亲子环境要求极低,他们是最有趣的拍摄对象,因此使儿童长时间的带在室内空间其安全性和尺度性的要求就会加强;在3-6岁时期的儿童,游戏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形式,在他们的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能起到积极促进发展的作用,在室内空间中设计师可设置相关游戏场所,比如儿童娱乐区,并在拍摄时可设置相应的道具进行游戏来辅助拍摄的完成,达到空间的趣味性;6-14岁的儿童开始慢慢懂事,心理上有了羞涩、腼腆,在摄影上会有一些“抵触”情绪,在这个阶段亲子关系在心理发展上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时候空间的互动性、丰富性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因此要将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行为特征与照相馆空间相结合,普通的照相馆的空间功能并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是决定照相馆功能分区的基础,空间的功能构成会对儿童的心理 和行为产生引导和限制的作用,并且要注重空间的安全性、尺度性、趣味性、互动性以及丰富性,为儿童营造有趣且安全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的探索,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