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乡村文化创意与衍生设计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美丽的江南水乡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它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在保护发展方面,大部分地区已加强。但江南水乡各个小镇仍迫切地面临该如何保护和发展的问题。文旅融合观念及文旅运营思维就为解决特色小镇传播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此外我国对于水乡小城镇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有不少论文专著发表。以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出版了众多论著,并相继完成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为我国水乡小城镇的保护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本选题通过对江南水乡以及相关知识文献的翻阅和总结,提出用文化产业来带动旅游产业,促进全域水乡与特色小镇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江南乡村;全域水乡;文化创意与衍生设计
在我国长江下游、太湖以东直至东海海岸地区的低洼地带,受到地质时期自然营造力的影响,形成了一片沼泽、湖荡密布,河流纵横交错的水网密集区域。由于气候潮湿、土地稀少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片区域曾经人烟稀少,被视作蛮荒之地。随着中国古代几次人口南迁的浪潮,自魏晋时期起,一系列对该地区水网和土壤环境的改造工程逐渐开展并延续数个时代,最终在明清之际,这一区域成为了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也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称。
明清时期的江南水乡不仅以粮食与物资丰富、商业与经济繁荣而闻名,同时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素雅的景色和闲适的意境得到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文人墨客的青睐与向往。除了苏州、杭州等核心城市,为江南水乡经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还有一系列自明代以来如雨后春笋般形成的市镇聚落,它们如今被统称为“江南水乡古镇”。[1]
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具有共同的文化风俗、社会结构、生产生活特征和市镇形态格局,并共同构成了关系密切的市镇网络体系。各市关系镇在商品流通和集散上互补,紧密地沟通了人流与物流,显示出乡村、城市或单个市镇不能体现的经济功能。其中,苏州的小镇如沙溪,嘉兴的西塘、乌镇,无锡的惠山和上海的新场因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能够全面展现江南水乡古镇的多方位价值,并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自江南水乡古镇成功申遗以来,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江南水乡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刘畅通过认识江南水乡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总结历史古镇与周边水乡环境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因水而生—相互依存—逐步分离—严重剥离”四个阶段, 反思当今江南水乡地区所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提出“新江南水乡”的规划理念, 即城镇关注重点由“历史古镇”走向“全域水乡”, 通过城镇与外围乡村郊野的一体化保护与发展, 激发整个江南水乡的活力与魅力。[2]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域背景的乡村各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资源,如江苏宜兴有诸多的紫砂工艺村、苏州有很多刺绣工艺村、杭州附近有不少茶业文化村、四川凉山有“火把节”文化村、南京六合有农民画艺术村等,贵州实施的“千村计划”中,其中也包括利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村民就业增收的举措。这些地区的乡村利用各种文化遗产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形成文化传承、品牌创造、产品营销、文化旅游、乡民致富乃至乡村振兴的多赢局面。[3]陈曼柳认为文化遗产资源本身价值内涵最为突出,其次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与社会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开发潜力较弱,在对江南古镇进行开发利用过程中,应着重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4] 秦宗财则提出加强文化遗产的创新利用,基本路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文化公益事业之路。另一方面是文化创意产业之路,基于特色化、多元化的大众消费需求,以企业为主导,生产丰富而多元的文化遗产创意产品。[5]
江南水乡文化遗产还是重要的旅游观光资源。2000 年左右,江南水乡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闲适的生活方式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江南水乡进入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古镇成为江南水乡的代名词,在对古镇区加强风貌保护的同时,也使古镇区成为旅游观光的核心承载空间,吸纳了全镇绝大部分的人口、经济与社会资源,而外围乡村郊野地区人口不断涌向镇区或者周边城市,乡村活力不断丧失。刘畅提出在工业文明和信息化的冲击下,只有将古镇发展融入到整个城镇及其所在地域的运转机制中去,从“历史古镇”走向“全域水乡”,才有可能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去追求更为长效和逐步释放的文化价值。新时期的江南水乡城镇应当勇于突破“历史古镇”的概念,向新江南水乡时代发展![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