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红色原意是生活中的一种颜色, 给人以吉祥、热 烈、奔放的感觉。但基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又具有民族代表性与政治色彩。如世界范围内我们会听到中国红、红军等,都与“红”有关联,充满历史感与文化气息。到目前为止,西方国家对红色文化的研究依然很少。只是有极少数的学者对红色进行了研究。西方人们在接待重要的客人、贵宾的时候,会铺上红地毯,并穿戴整齐,对到来的客人表示尊重。美国政治学家 Elizabeth J 在“Red Culture and Chinese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Dialogue between Yu Jianzaki and Pei Yili”一文中提出红色文化是解放后的文化,他认为:“这种红色文化被用来支配人们的行为方式,一旦人们信服了这种文化,就要无条件地服从它。”[1]在政治体系中,红色常用来代表革命以及左派,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农民、工人等人民群众的革命战争的历史印记,形成改革开放初期的“红色文化”。而“红色文化”的兴起,是基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摆脱过去贫困的生活状态,具有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张娟娟在《基于红色文化品牌的吕梁红色旅游研究》中讲到,当人们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满足感,人们开始厌烦社会上不良的风气,欲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崇拜过去的革命人士与进步青年充满理想与热血的积极生活状态,渴求从前人身上寻找生命的价值。当代人发自内心地想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及对过去红军等革命志士的缅怀与崇拜,形成了“红色文化”。 [2]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意识形式,包括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在 内的物质文化,以及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在内的精神文化。[3]目前,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外对红色文化的具体研究较少,部分学者仅仅只是在研究中国共产党领袖和中国近现代历史过程中,对红色文化有所涉及。美国学者威尔逊在其著作《毛泽东传》序言部分中写到:“毛泽东是近代最后一位伟大的领导者。像毛泽东这样一个统治人类四分之一人口、达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的伟人,在历史上也是罕见。”[4]美国学者施拉姆在著作《毛泽东的思想》中认为:“我在导论中说过,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最普遍的,或许也是最持久的贡献就是毛泽东的思想。”[5]加拿大学者陈志让在其著作《毛泽东与中国革命》中论述了红色领袖毛泽东在红色革命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之后,红色文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正因为不断锤炼和强化红色基因、持之以恒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党才有了冲锋陷阵的勇气、改天换地的志气和决胜未来的底气,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在新时代,面对新问题、新机遇和新挑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文化基因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价值观念等发扬光大,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戴彩虹撰写的《红色文化传承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文章认为:红色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创新红色文化传承方式,强化红色文化价值认同上下功夫,以新时代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是红色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6]曾杰在《论红色文化传承中的当代话语转换》中强调: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进行话语转换,要从革命战争话语向新时代话语转换、从历史话语向现实生活话语转换,以便进一步提高当代中国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和革命前辈进行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7]
红色的文化与红色的革命精神是炙热的,是强烈的,是感人的,然而传统教条的教育与宣传方式已然无法很好的将其思想核心传输至如今青少年儿童心灵当中,对新一代年轻人的感化效果也一般。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不仅仅要立足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宣传方式,还需要结合创新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宋述亮与罗晓欢在《“红色”文化文创产品设计的问题与策略探究》中讲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只空谈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单纯地以书本的知识和历史故事说教、激励和感召受众群体,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在宣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停留在隔着玻璃观看藏品和图片上,那么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感染力将大大的削弱。因此发扬红色文化必须要结合科技手段,结合大背景下的文创产业,必让历史、革命遗物“活起来”。[8]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9]而文创产品是指“源于文化主题,经由创意转化,具备市场价值的产品”。[10]
由于红色旅游文化产品市场发展相对缓慢,在此种情况下,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文化符号的提取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淳是新四军奉党中央电令东进抗日途中的第一站,通过选取陈毅及新四军在高淳的抗战故事进行创意设计。以红色记忆文化为主题设计文创,以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烈,激励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与广大青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意志,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作为红色旅游精神载体和文化表征的纪念品,必然体现出政治教育的功能,有助于提高游客特别是青少年游客的政治觉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进他们的民族情感。外国学者对中国的旅游文化认识相对浅显,但他们仍然意识到了旅游文化在中国的重要作用。莫斯科东方学院的研究者波波娃提出了,中国旅游文化生命力旺盛,尤其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后,旅游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力度更加深入。美国人文基金会主席利奇提到,文化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往来的桥梁,旅游文化也是一种文化,对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国家为了宣传旅游文化功能,开设了展示馆、博物馆等宣传爱国主义或者民族文化的场所。比如,越南最著名的胡志明纪念堂、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这些都分别代表着各自国家的民族情怀。著名土耳其学者 Ceren Karadeniz在“Childrenrsquo;s Museums and Necessity for Childrenrsquo;s Museums in Turkey”一文中,提到了建立具有教育功能场合的重要性。指出:“它们可以代表人民的想法,反映一个时代人民最渴求的东西。[11]
人们将文创作品与红色文化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红色旅游纪念品,这也属于人们对过去革命改革的纪念。渐渐地,红色旅游纪念品在特定的旅游业中广泛使用,成为旅游业另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促使红色纪念品的流行,这些纪念品包含了诸多
的红色元素,其迅速的蔓延加快了红色文化的传播。钟凯在《红色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中讲到,从人、物和事角度来说,红色旅游纪念包含的形式多样,如徽章、手机挂链等,且添加了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人物头像;部分红色旅游纪念还最大化还原了故事场景,将红色旅游纪念做成连环画的形式,进一步丰富了红色旅游纪念的样式。这些小商品的主要目的是宣传红色文化,重在量产,所以在质量上存在严重的不足,相关的旅游人员只会因为兴趣而购买,不会批量采购。现代化的材料具有诸多优点,文创产品代表的是红色文化,其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使用现代化材料,尽可能满足老一辈人和新时代青年的消费需求。总结文创产品中的问题为:红色文化材料无法展现文化产品的设计理念,人们不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文化产品的内涵,也就无法形成深刻的作品印象,要想在第一时间让消费者对作品留下印象,就必须从材料角度入手,将科技和红色文化相融合,尽可能实现文创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以红井水晶书这一作品为例,该作品将透雕工艺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目的是最大化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另外,精湛的外观设计也是提高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方式。整个作品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含义丰富、外观精湛,符合人们对艺术的追求。红色文化向人们传递的是健康的文化,属于积极、正面的内容,其在文创产品中应该大力推广。首先来说,设计者在设计过程需考虑环保因素,此时可以挑选环保性材料进行设计,杜绝使用环境污染重、清除周期长的有害材料。 [12]
易修政与卢丽刚在《以红色文创产品为载体的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中讲到,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红色文创产品已经显现出其除工具性之外的文化属性和教育属性。红色文创产品以小见大,以微见著的特点,以及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构建起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多渠道,也对红色文化传播起到了多维度的补充。以“两微一端”、 APP 等红色文创产品来看,这些产品就建构起了多样化、立体化的全媒体信息传播体系,打破了原有红色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信息的实时推送可以让人们更方便更及时的接受红色信息。特别是在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红色文创产品可以及时推送相关信息,增强了红色文化育人功效的时效性。[13]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