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乡村的特色IP形象设计现在越来越成为现代乡村旅游特色开发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具有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和消费市场,乡村创意产业开发已经成为继承和创新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坚持创新激活乡村文化市场和乡村经济繁荣。现代设计更多的是以文化为核心,所谓文化就是指人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形成的生态共同体,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形成集体心理结构。总之现代设计尤其是专注于乡村文化开发方向的设计实践,更应该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的方式进行乡村IP形象设计和产品延伸,最终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宗旨愿景。意义
综观国内外优秀的现代艺术设计,几乎都是建立在各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并由此一步一步发展和壮大。传统文化富含营养,能够给予艺术设计更多的设计灵感,推动着现代设计不断向前发展。张静在《试论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提出:“现代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设计的结晶,同时更是一部文化发展史。艺术设计与文化相辅相成,能够充分展现当时当地的文化风貌。任何时期,文化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及社会性。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先辈们所创造和留下了的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发展的基础和根基。”[1]传统文化为我们创作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地,所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创作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乡村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马小莉在《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中提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其文化符号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式的图像化或者符号化的东西,包括传统图形、纹样,造型器具等,如中国水墨画的抒情与意蕴;京剧脸普的夸张与变形;中国书法的挥洒与气势;木刻年画的古朴与单纯;剪纸、皮影的简约与抽象;青铜器纹样的华丽与神秘等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hellip;hellip;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先祖们历经几千年的积累和发展而成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设计师的艺术设计带来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成为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具有很高的再使用价值。不难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达意”要远重于
“绘形”。优秀的设计师应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紧密结合,以“中国传统元素”作为现代设计的根基和重要应用元素扩展中国传统文化
的内涵,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的组合到现代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增添无穷的魅力和独有的文化特征。”[2]冯小红在《论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提出“不论是西方艺术还是东方艺术,都是在各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3]由此可见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对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焦白路和钟诗悦在《台湾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对大陆乡村振兴实施策略的启示》文章中指出“多数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题展开经营活动,然而,我国一般是外来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发展,缺少相关协会组织开展经营活动,就更难深入挖掘当地农产品,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特征。”[4]
关于乡村旅游IP开发刘晓波在《乡村旅游IP系统开发有“七招”》中提出“超级IP可以传承和创新乡村的文化血脉,优化和重塑乡村的产业体系,推动乡村品牌价值提升,延展消费边界、提升二次消费。其中,内容的挖掘、产业的孵化和运营的变现是IP的三大维度,“占位、故事、形象、营销、产品、场景、变现”7个环节则是打造超级IP的不二法宝。”[5]李雪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一文中指出:“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 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的结合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和旅游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6]祁升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一文表明“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所以旅游从业者需要深入挖掘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内涵, 即为旅游者提供在旅游活动中精神上的文化享受。比如那些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 它们就把两者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以英国的演艺文化 (这是英国旅游文化的传统热点) 为例, 伦敦西区几十家剧院常年上演经典剧目, 大胆前卫的艺术表演比比皆是, 例如诺丁山艺术节、泰晤士河艺术节以及各地风情民间艺术节, 这些表演和节日不仅能不断培育提升公民艺术品位, 而且还实现了文化与旅游发展的高度融合。现阶段, 我国旅游业正向文化创意领域发展, 文化体验“深度游”逐渐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纵观往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这是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也是文化品牌自信的基石。”[7]刘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一文中指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旅游产业作为最有效的发展动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地域性与区域性决定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差异性,必然增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竞争力,
使其持续发展,而这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又起到反哺作用,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张家界市为案例,以新型城镇化、融合经济理论、特色文化经济为理论基础,从融合发展视角出发,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得出影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因素有: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政策的扶持,知识的扩散,资源的支持等;融合机理包括产业创新链、虚拟产业链、产业价值链、实体产业链;产生的融合效应有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创新性优化效应、竞争能力提升效应、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在对张家界文旅融合有利条件、表现形式、存在问题等进行详述的基础上,为张家界文旅融合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8]张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型小城镇景区与镇区互动发展研究》中提出“时下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热潮,更多小城镇的发展受到旅游产业的驱使,旅游型小城镇的数量逐渐增多,并且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进而,景区与镇区的互动发展程度成为促进旅游型小城镇全面发展的关键点。”[9]马琳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一书中指出“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化发展的这一形势,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资源如原创设计、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等都已成为了新的旅游要素,这些资源也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成为了人们旅游休闲的选择。”[10]
与国内相比,国外对旅游业产业化发展也有相对的调查研究。Zhanna Shnorr , Sergey Filatov , Ivan Sewruikov在《创造性旅游与应对旅游的季节性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调查》中指出“现代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化产业,其发展是国土、社会、经济体系建设的竞争优势源泉。 然而,它也耗尽了领土的自然和气候资源,因此造成了有害的影响。 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和不一致之处,重点是创建新型旅游业,以尽量减少旅游业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不断变化的趋势、新技术的实施、各国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优先事项、全球经济的动荡以及前往世界各地旅游目的地的季节性都影响着消费者偏好转变的方式。 标准的旅游服务套餐对游客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所有这些情况都是适当应对的先决条件。”[11]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创新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文化遗产传承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申遗只是过程,保护和发展才是目的”的价值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古老的大运河焕发生机,创造出新的文化形象和符号[12]。
参考文献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