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饭小仙”插画及衍生品设计
摘 要
江浙一带人都有夏历四月八日吃乌饭的民俗传统。乌饭,又叫“乌米饭”、“阿弥饭”等,是采集青精树或杨树的苏叶,搞烂后浸泡幅米,再于蒸煮成,乌饭煮成后,乌黑发亮,清香扑鼻,更有强身健体的食疗作用。民间流行立夏日前后吃乌米饭,有健身美容的功效。是一种有利人体养生的好习俗。明代, 除了民间吃乌米饭外, 佛教寺院也开始于农历四月八日浴佛节那天以之供佛。农历四月初八俗称“浴佛节”, 相传这天是释迦牟尼佛的诞辰, 民间采杨桐叶、细冬青捣汁染米煮饭, 曰“青精饭”, 因用于供佛,又名“阿弥饭”。阿弥饭历史悠久,阐释了“药食同源”。是祖国医学的宝贵经验。用插画及衍生品的方式来呈现主题,以创新的精神去传承食补食疗的传统民俗文化。
关键词:民俗传统;阿弥饭;插画
引言:
吃乌饭的风俗,能在民间久传不衰,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乌饭的食疗作用。乌饭做出来乌黑发亮,清香扑鼻、別具风味,同时它还具有益精气、填胃补、强骨、明目,止泄的功用,久服延年益颜。乌米饭便于贮存,久贮不坏,携带方便。纵观古今吃乌饭的习俗,可以看出乌饭是一种倍受人民群众欢迎的食品。但是它的传说来源故事并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播,人们对乌饭习俗传承趋于外延化、表面化。我们应该传承发扬这种传统,遂要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信息整合, 脉络梳理, 形态延伸, 展示本土深厚的文化积淀, 让人们关爱、保护和发展我们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人文精神, 这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我想借此机会,也深入对国内外插画设计的研究,并进行分析对比,深入认识和了解民间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与设计特征的内在联系。同时, 还要立足于现代设计的视角, 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研究、改进和创新。
1 国内研究现状:
1.1 理论部分:
近年来,很多设计都应用到民俗文化内容,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民俗文化,顺应着时代的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祈福的成分逐渐变成一场集体的节日活动。民俗饮食的发展,具有审美观赏的价值,还对身体有益,使人们能够通过民俗饮食来达到多交流且增加情感的作用。
在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与居住环境也得到改普,大多数人们也迁居到了城市,对于很多风俗习惯,随之也渐渐淡忘,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信息的不断发达,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民俗艺术文化,让大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更多的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了解岁时民俗文化。因此,本研究能促进地方民间文化的发展。民俗文化, 有着悠久的历史, 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遗产, 也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