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自古以来,各国民间传说中都存在着超自然的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被认为居住在特定的国家、地区或景观栖息地,生物种类繁多,关于它们的形状、性格和习惯的信仰也千奇百怪,所以大多数可靠的信息源都只专注于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生物、它们的定义、文化根源和相关的民间传说。[1]而在中国,有关这些生物存在的记载种类最多最详细的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古老地理书。作为早期华夏先人对自然的朴素认识,《山海经》以幻化的神话故事讲述了远古时代的神奇景象,它涉猎的内涵尤为广泛,不仅记录了约四十个邦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也记载各种奇形怪状、拥有超人神通的神奇畏兽四百五十余个,如“蠃鱼”“孰湖”“穷奇”“驳”“冉遗鱼”“天狗”“狰”“毕方”“胜遇”“狡”“鸾鸟”“数斯”“鹦鹉”“玃如”“豪彘”“鹿蜀”、“狌狌”“肥遗”“羬羊”“凤皇”“虎蛟”“瞿如”“蛊雕”“彘”“猾褢”“长右”“狸力”“赤鱬”“灌灌”“九尾狐”“猼訑”“类”“鯥”“旋龟”“鲲鹏”等等。[2]《山海经》中以冷静平实的手法提到了很多异兽,据统计有近300种,构筑了一个变幻莫测、异彩纷呈的上古生态神话环境氛围。有一些据现代学者研究就是我们现在还可以见到的普通的动物,比如狌狌就是猩猩,以及鹦鹉等等。还有一些是两种或多种动物特征的组合,因而比单一的动物或人类本身具有更强大的力量,更加凶猛或是恐怖。[3]这些异兽是先秦人民的想象结晶。
异兽的文化渊源大多来自民间的传说和神话, 神话反映了从古代到现在的人类文化,这本色彩丰富的书关注的是神秘的生物,大多数神话中的生物都来自于当地的口头传说。[4]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大自然没有科学的认识,把自然界打雷闪电等不能解释的现象认为是神,神是具有法力的,这一切是神的所作所为。[5]古代劳动人民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探索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才有了现在我们所看到书中提到的奇形怪状的异兽形象。《山海经》中的异兽造型相当怪异、想象丰富、风格多变的表现形式、对生物能力充满了无限的渴望与崇拜,以及对生命的思考。通过书中的异兽形象,我们不难看出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如何一步步认识自身,认识生物,认识大自然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先民们大自然的敬佩之情。[6] 因此, 异兽的外观及其表现方法有很多,这些传奇色彩浓厚的神灵异兽也成为了很多艺术家创作的主题。《山海经》用故事和传统绘画将异兽的形象记录于书中, 此后衍生到民间艺术中, 如剪纸、皮影戏、刺绣、年画、铜器雕刻等, 成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主题之一。[7]
其实,《山海经》原始古图自汉代就有流传,从晋代郭璞、陶渊明所见古图的描绘到六朝唐宋记载的山海经古图,却都没有流传下来。我们现在所见的山海经绘本,大多数是从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是根据书籍描绘的怪兽、场景、神话等进行的绘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明代胡文焕、蒋应镐和清代成或因、汪绂的所作的绘本。
胡文焕的《山海经》绘本,采用图说并举的方式,无背景,左文右图,一神一图一说。整体风格上简约古朴,富有极强的中国文化韵味,通过细腻的线条大胆勾画出异兽的形象,画面为烘托异兽形象采用留白比较多创作手法。尽管他的绘本中异兽的形象与《山海经》文中描绘形象有所出入,但是胡焕文《山海经》绘本对后世绘本的创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蒋应镐的绘本则采用带有故事情节的形式,一幅图中的神怪异兽形象相互依存,形成一副画作。绘制形象多以异兽正面为主,极少有侧面。背景以简约的笔触勾勒出文中提到的山川、河流、湖泊等,与文中记载内容相呼应,让读者更直观的理解文章内容。成或因绘本借鉴了蒋应镐绘本,对文中描绘异兽形象进行了重新绘制,用线粗旷夸张,带有浓郁的宗教元素,融入了民间劳动人民的想象,带有浓郁的世俗味道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汪绂的《山海经存》是他对文章进行了考释,亲自动手绘画的神兽形象。在表现方法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多数异兽以俯身、侧姿为主,在选去角度上也与其他绘本不同,应用比较写实的绘画技巧,对异兽形象进行深入刻画,线条比较繁琐。[8]
《山海经》绘本中异兽的传统图案本身就是视觉上的一门语言,它受到历史的熏陶以及文化底蕴的影响,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山海经》在奈良时代或更早便传人日本。然而在明清之前,《山海经》的诞生地中国,这本书却长期为当时的学者所忽视,甚至被贴上荒唐无稽之书的标签,很少有人去阅读,因此也长眠于书库之中。所以在当时的日本,与其他从大陆传来的书籍相比,《山海经》几乎未被提及。直到明代以后,中国学者中有人逐渐注意到此书的价值,加以详注,并配上图画印刷出版。[9]《山海经》传如日本后,经过日本文化的洗礼后,形成了一部古籍称为《奇怪鸟兽图卷》。这本古籍绘制的异兽形象多与山海经绘本内容一致,据说是以山海经图为蓝本,加以描摹并施加色彩而成。《山海经》异兽形象在现代插画设计中的视觉表现主要通过比较分析明清《山海经》绘本,辅助分析日本版《山海经》之《奇怪鸟兽图卷》,其都有各自的独特表现形式,其中一些优缺点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理解,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对《山海经》绘本插图进行提炼和总结。[10]
随着时代的推移,《山海经》中的传统图形也在不断发展和改变,也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艺术表现形式。到近现代,有不少插画设计师以《山海经》为范本绘制了众多异兽形象。其中比较有名气的是程丝语绘制的山海经图。作者以现代人的审美观为出发点,对《山海经》文章提到的异兽形象进行了重新的定义,绘制出别具匠心的山海经画集。通过阅读《山海经》文献,再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的《山海经》绘本,我们看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画家对异兽的理解和表现都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剖析异兽形象的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找到一套适合现代人美感的设计理念,通过插画等艺术形式继承和发扬《山海经》中优秀的民族文化。
纸雕也称纸浮雕,是众多艺术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将《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通过纸雕工艺的形式传播推广不失为一种创新。纸雕以纸为媒介, 借助剪刀和刻刀等常用工具, 由于技艺的不同, 纸雕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形式也各有春秋。不同纸雕的艺术特点, 注定使它们应用的领域和展现的功能各有不同。要对纸雕进行分类, 首先要了解纸雕的概念:广义上的纸雕是指人们对纸进行的折、剪、刻、卷、编、贴等技法加工的手工艺活动;狭义上的纸雕是指对纸进行雕刻的工艺加工活动。[11]根据纸雕的两种概念,早期的纸雕大体上分为刻版纸雕、剪纸类、卷纸类和折纸类等几种类别。而本次毕设主要用到的是纸雕工艺中的刻纸艺术。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