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 插画及衍生设计文献综述

 2022-04-27 20:21:41

文献综述

《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作品出自《曹子建集》。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即宓妃的邂逅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第二段写洛神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爱慕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相互赠答,但担心遇合受阻;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第五段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第六段写洛神去后作者对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洛神赋》可以看作是汉代铺排大赋向六朝抒情小赋转化的桥梁,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可见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屈原所作的《离骚》是目前史料记载中较早对有关宓妃的神话故事进行文字记述和整合的文学作品,在屈原的描述中,宓妃是一个骄傲无理、轻浮淫游、变化无常的否定形象,其虽具有美女的外表却没有淑女之品德。[1]《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数字化发展趋势如火如荼的向前迈进,现代艺术设计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想要做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必然要将散发着无穷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充分渗透到艺术创作和设计中去,传统文化的形式丰富,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寓意,我国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现代艺术创作中有着不可胜举的表达和设计形式,它们在多个艺术领域熠熠生辉地发挥出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美学艺术价值。

在视觉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都会将书法和水墨元素与现代化发展理念进行融合,并且创造出了众多具有东方特色的艺术作品,如在海报设计、包装设计、品牌设计、标志应用等视觉形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书法和水墨的运用是传统文化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书法艺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人民的性格、审美与思维方式,抽象又不失质朴,将笔墨的线条美表达到了极致。[2]

新媒体艺术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常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来作为传播的途径。新媒体艺术在传播和即时交流互动方面有很强的优越性,能够将不同形式的传播媒介进行自由组合。[3]新媒体的加入能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帮助传统文化更好的发展。如民间传统木偶艺术与动画这一形式组合而形成的早期动画《神笔马良》,还有采用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造型和皮影戏表演方式的动画 《猪八戒吃西瓜》,这些都是新媒体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组合的先例。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有效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景观设计方面的一大突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景观设计增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独特性与民族特色。[4]我国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者——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借鉴了诸多著名建筑的现代元素,设计出了具有传统和现代特点的精湛建筑,其与传统江南建筑完美融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合二为一。如今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将传统文化引入现代服装设计中,现代服装成为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重要载体,因而在服装设计时,不仅要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去展现现代服装设计主流,还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展现对其的高度认同。现代服装设计中会广泛应用传统文化元素,诸如龙凤纹样、京剧脸谱等的运用,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极易提高人们的民族归属感及文化认同感。[5]工业产品设计领域依然有着将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进行融合的案例。皮影艺术是我国较为典型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其独特的造型体现出浓郁的文化内涵与极高的艺术价值,被称为记录传统文化发展的“活化石”。很多产品设计师在现代装饰设计艺术中都借助传统皮影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现代装饰设计艺术风格。[6]如将所需要的皮影造型图案的原形直接作为灯具装饰元素附属在灯具之上,根据灯具的材料特点以及制作工艺与灯具融为一体,形成新的视觉艺术语言。

插画是利用图画对内容进行阐述说明的一种表达形式,其原则是美感与实用性并存,插画的诞生让世界上错综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帮助人们去了解世界。传统的插画方式正受到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新的表达工具的挑战,[7]插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风格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变得越来越丰富,插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得人们的认知和眼界变得更加丰富和开阔,其在引导大众审美方面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审美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8]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插画艺术创作灵感的宝藏,它源源不断地支持和滋养着插画师的艺术创作,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艺术创作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插画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必然会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表达方式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中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经过长期发展,人们对各个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图形化创作,形成了种类繁多、寓意丰富的中国元素。在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山海经》作为中国最具有神话学价值的书籍,被后人称为“神话之渊府”。它是记录中国先秦时代神话故事最多的古籍,羲和生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腹生禹、刑天争帝、黄帝战蚩尤等神话故事都出自或仅见于《山海经》,其内容丰富,记述怪诞,以地理方位分章记录描述了许多人兽同体的神怪和形形色色的奇人异物。[9]《山海经》中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其参考了各种习俗、民间故事、宗教、医药、古史等,可以说是最古老的神话传说奇书,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和自我创造的可能。如今的《山海经》插画绘本风格各异,满足了读者对于《山海经》中瑰丽世界的不同想象,现代插画师通过大量翻阅和研读相关古籍,提炼传统元素,根据个人的绘画风格和对于著作整体的理解,再通过把古代传统绘画技巧与现代插画技术相结合,创作出了极具现代美感和充满东方魅力的中国民族特色风格的精美插画作品。这些中国神话文化元素在现代插画设计中的创新、重组与应用,对于当代插画的多元化发展与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