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132字
文献综述
二十四节气三维动画设计-剧本、建模和动画制作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一部通过三维场景来宣传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的非叙事性三维动画短片。作品将始终围绕充满意境的视觉效果进行剧本和分镜头设计,通过CINEMA 4D进行场景搭建、动画制作,并辅以After Effects后期制作完善。在文化、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中展现不同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下的中国农业活动、传统习俗等景致,充分发扬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意识与智慧,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本创新,它不仅是一种别致的审美享受,更试图唤起我们的文化自觉,为的是激发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三维动画;二十四节气;视觉效果;守本创新
前言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三维动画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推动我们时代前进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一个显著代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虚拟的三维动画愈发具有真实性,配合艺术本身对作品美的规定与指导,可以说三维数字动画在不断刷新我们对动画艺术的美学特征的认知。人们在物质生活逐渐饱满的当下,对精神富足的美的渴望日益高涨,也对艺术的日新月异的表达方式更加包容。如今的新时代,我国大力弘扬文化自信理念,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曾五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已是国家战略层面的时代命题。运用数字技术进行传统文化的艺术性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干支历中,上古时代便确立了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节令。如今虽然有新型技术进行气象监测,但二十四节气依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发挥着基础指导作用,依然是我们衣食住行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在其实用性减弱的同时,它背后蕴含的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便逐渐突显出来。二十四节气描写了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百姓在不同节气里的民风民俗;是古人随景寄情、感怀之作;更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吃苦耐劳、勤奋拼搏的民族精神。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在今天重提。运用新媒介如三维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艺术性的继承与革新,正切合时代所需。
一.选题相关概念与定义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它由动画师进行数字建模,在虚拟的三维软件中制作完成。三维动画既是一种计算机图形技术,又是一种动画艺术类型,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体。该技术致力于将立体空间的表象压缩于二维画面以完成视觉信息的表达,比传统动画更真实、更深刻。三维动画艺术的特征有审美性、虚拟性、同质性、视觉真实感强烈等等。二十四节气由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于太阳历范畴。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精华。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课题意义在于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表达,用当下受众熟悉和喜爱的语言讲述传统文化和传统故事,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无缝链接、被受众接受。
二. 选题历史发展状况回顾
中国动画的起源,最早始于1926年的一部无声动画短片《大闹画室》,由上海万氏兄弟拍摄。1941年动画长篇《铁扇公主》问世。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中国动画发展的一个高潮阶段。周恩来总理曾评价:中国电影事业中,动画片是一个找到了独自方面的比较卓越的部门。作为中国首部系列三维动画,2007年播出的《秦时明月》成为了中国三维动画史上第一个高峰。其中的《君临天下》篇,雀阁的庄严而又富丽堂皇的建筑风格引人瞩目,它由多重建筑形态组成,是一座极具中国风的华丽楼阁。烟雾袅袅升腾,灯火点点,细腻丰富的艺术风格不禁将我们带入了一幅画外之画、味外之味的意境中。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就传统节日来看,每个节日都有相对应的文化习俗。我国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打春,也即立春,这天需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纸糊的大耕牛,意为: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旦由此诞生,它是一年中的第一天,寓意美好的开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民间习称为灯节,有着吃元宵、猜灯谜、踩高跷等风俗习惯。古人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相应的将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而十月十五称下元,其中的上元节至今经久不衰;春节已经伴随我们四千多年的历史,年兽的传说脍炙人口,节日期间,人们将举行祭祀祖神、除旧布新、祈求丰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此外,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传统节日以及相对应的风俗习惯。这些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蕴含着我国深厚的人文精神,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在新时代的今天重新唤起。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