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研究——以微纪录片《由静塑形,雕刻人生》的创作为例文献综述

 2022-01-17 22:00:15

全文总字数:6583字

文献综述

人们对传承的手工艺都不陌生,但真正走进去的很少。世代传承的作品难得可贵,但是现在却淡出生活。重新拾回手工艺传承,学习传承的文化,其实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给我们的是一种工匠的精神。享选与传承手艺人一起,通过手艺人,去体会手工艺之美。

本次拍摄邀请了金坛刻纸的非遗传承人——杨兆群老师,来向我们展示精美的金坛刻纸制作技艺。金坛刻纸早在隋唐时期,双喜、门花、堂花、灯花、鞋花、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刻纸作品便散见于民间,世代沿袭,在金坛地区形成了刻纸传统。金坛刻纸以蕴涵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而显其艺术至力。

旧时金坛的灯笼、龙灯和纸扎等行业很红火,扎好的灯笼常会糊上刻镂的纸质图案做装饰。到了清末民初,这种纸质装饰逐渐从灯笼蔓延到鞋花、窗花、喜娃、寿星、八仙、钟馗和花鸟虫鱼等。当时金坛民间剪刻纸的原生渠道大致分成两条:一是自发性的,多为自制、自娱、自乐的鞋花和窗花等,一般自用或送给亲朋,剪制者以手巧的妇女居多;二是作坊式的,由艺人批量制作出售并以此为营生,最盛时,金坛城乡曾有剪刻、裱贴、纸扎业作坊和店铺30多家,并都有若干刻师和学徒。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金坛县文化馆组织了一批具有较好基础的民间美术骨干,进行剪(刻)纸培训辅导,现在的刻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兆群也在其中。

1997年4月,金坛刻纸分别选送60余件和40余件作品参加美国洛杉矶“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及休斯顿“美国第26届国际艺术节”展览,民间刻纸艺人殷卓宁受文化部委派,赴休斯顿进行现场刻纸艺术表演,赢得一片赞誉。2001年7月,在荷兰鹿特丹市展出期间,被当地媒体赞为“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1995年,刻纸艺人朱晓坤、殷卓宁、孙荣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7年和2008年,由多位金坛刻纸艺术家历时3年共同完成的巨幅作品《奥运梦·中华魂》和《从雅典到北京》分别被赠送给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受到盛赞,后者(绿版)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百年来,金坛民间刻纸已积累了600多个品种,在国内外各种报刊上公开发表、在省和国家级参展或比赛中入选、获奖的作品1000多件,还有近百幅作品被中国、国外美术馆收藏。

周璇在《浅议金坛刻纸的发展与传承》[1]中这样说到:“金坛刻纸, 以其浓郁的江南特色,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金坛人, 让一代又一代的金坛人为之魅力而倾倒。金坛刻纸, 它平凡却又不普通。它的平凡, 在于仅仅一把刻刀、一把剪子、一张纸, 单独一个人就能完成。它的不普通, 在于凭借简单的工具, 就能创作出各种形态万千、风格不一的刻纸作品。”金坛刻纸源于民间,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金坛刻纸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内涵,是城市发展的缩影。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