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8365字
《大漆晚成》文献综述
非遗纪录片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创作素材,以其历史传承、发展现状、展示形式为画面表现,通过对镜头、声音等的艺术加工,全面而客观的展示出非遗的真实状况,引发人对其产生相关思考的影片形式。非遗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发扬起到重要作用,其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动态呈现,给观者直观感受,是非遗保护较为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近年来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层出不穷,人们也将视线聚焦于此类影片中,更多的创作者就非遗纪录片的影像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如何通过影像语言表现非遗,做到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以达到非遗传播的目的是研究非遗纪录片的必备内容之一。
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影像研究需要从画面语言、镜头语言、解说词、声音等部分入手,本文通过选取近几年来的非遗题材纪录片进行研究,运用对比分析,从时间的纵向上剖析衍变过程,在影片的横向上比较影像内容,从而延伸到万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探究中。本文通过对安徽万安罗盘制作进行多次实地考察、调研走访,了解其制作过程、历史故事及现阶段传承等,结合非遗纪录片的影像研究对比资料及结果,深入探讨非遗纪录片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许政在《“道器并重”:青阳生漆夹纻技艺的当代传承》[1]中指出“青阳生漆夹纻技艺虽然作为优秀的民间工艺,其发展脉络与制作工艺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但是青阳生漆夹纻技艺作为最新一批入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研究的专家学者甚少,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匮缺,其工艺多由工匠们师承相传,技艺的传授则是师徒间的言传身教,留存的记录工艺的文献更是寥寥无几,需要通过非遗传承人及相关工匠的口述与现场制作,很多方面需要实践体会才能掌握。现存民间漆艺工作者年龄较高,在传承上力不从心,加.上社会大众对我国漆艺文化的价值认知不够,所以大多数年轻人对此不感兴趣,从事该项手工技艺的人越来越少,技艺传承的尴尬现状致使该技艺有濒临失传的可能。其次,夹纻漆器的发展应用呈两极化发展态势。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诸多纯手工制作的漆器产品现今都被机械式的批量化生产所替代,虽然能够快速地完成以往传统手工制作耗时耗力的生产,且满足多种式样生活用品的需求,但是批量化所生产的器物大多都缺失了夹伫技艺本身所附有的审美体验,且漆艺产品新开发的种类少,形式单一,大多还停滞在民间艺人“复古”“拟古”式的应用,摒弃了漆艺最初的审美属性;另一方面,由于制器材料价格高昂与匮乏,生漆夹纻技艺制作工期长,工序烦琐,引致产品经经济效益与劳动量不成正比,所以大多工匠制作产品面向精英化受众群体,开发漆艺新的工艺形式,如漆画、漆雕、高端大漆工艺品等,虽然符合部分受众群体的消费心理,但面向人群局限化,工艺制作偏重审美化,甚至毫无适用性可言,摒弃了工艺特有的社会基础,不是大众消费阶级可以接受的,以致其市场推广率低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传统工艺模式下的漆艺日用品逐渐消退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许政在《青阳生漆夹纻技艺的工艺探析》[2]中指出“生漆夹纻技艺是我国优秀传统手工艺之一,是漆艺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制作工艺,其源起于春秋战国,兴盛于汉,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盛行逐渐走向成熟。夹伫技法在早期只是单一的被应用在日常生活器皿上,器物大多为方形和圆形等几何形,所以早期夹纻工艺依托的胎体大多为木胎,但随着佛教行像活动仪式的盛行,木材作为胎体已然满足不了大型佛教的行像仪式,所以泥塑胎体开始与生漆夹纻技法结合,其中存于日本奈良唐招提寺的唐代东渡日本传法的鉴真和尚之像便是由生漆夹纻技法所制而成。夹纻又被称为“脱胎夹纻”,从古代开始大多都是用来塑造佛像雕塑,它是最早的翻模技术。其中九华山作为佛教名山,长久以来给了青阳生漆夹纻技艺赖以生存的土壤,其秉承了古代脱胎造像工艺,并以传统髹饰技艺为基础,再由传承人摸索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独到的技艺。其主要工艺流程分别是细泥塑形、裱糊麻布、生漆定型、细灰找平以及髹漆推磨。”
张飞越在《微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承非遗文化的有效途径》[3]中指出“非遗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积淀了劳动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劳动人民丰富的精神内涵”。非遗在近年来逐渐成为社会热门话题,习近平主席曾指出:“lsquo;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rsquo;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使非遗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的传承途径亟待突破。可借助于微纪录片的优势,打破传统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传播边界,传播非遗文化。”通过对此文的理解,进而明白,近些年非遗类型纪录片越来越走到人民群众身边,所以非遗纪录片要想得到推广,必须走上创新的道路。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