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在手机终端的发展下和伴随着4G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希望通过最快捷的方式,花费最短的时间,获得全方位的信息接收,完成最真实的信息表达。于是短视频行业应运而生并且异军突起。而纪录片也顺应着时代潮流,微纪录片继而兴起, “微”作为一种对制作小、实验性以及时长短的描述, 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其姿态的低;短视频则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产物, 短视频形态的纪录片制作体现出明显的面向移动用户的倾向, 其诉求已经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短片创作。
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1]中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它可以超越时间、空间,延伸人类的眼、耳、口等功能,成为人们新的器官。”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智能手机的发展,4G网络的成熟,他的理论得到了充分证实。新的媒介在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为便捷的同时,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朝着更加及时化、自由化、碎片化、多元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
朱海平在他的《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实践与探索》[2]中提出:“纪录片的故事化是把文 学和戏剧采用的技巧借用到了纪录片中,其中叙事对象更加个体化,叙事本身更讲究情节 化,叙事过程中注重悬念和高潮的设置,以及开放式叙事结构的安排和处理。”纪录片故事化,既在真实纪录的前提下,借用电影故事片、电视剧创作中的一些故事化、娱乐化艺术元素,使我们讲述的真实的故事对观众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冷冶夫在他的《故事是纪录片的灵魂》[3]中指出:“纪录片的故事化是在创作内容上和 表达形式上,强调事件中的情节因素,不仅以lsquo;讲故事rsquo;的方式代替过去对社会生活的自然 主义的刻板纪录,而是通过人来见证重要事件,并且在题材选择和表达内容上都偏向于人 文世界的深度挖掘。”纪录片故事化的概念,侧重点在“化”,指的是一种动态的创作过程,一种拓展纪录 片表现手段的方式,一种深化纪录片生命力的创作手法,在真实性的前提下,它所展现的 故事是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挖掘出来的,而不是虚构的故事,纪录片不再是对现实生活的 简单而刻板的记录,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纪录片创作的内容和形式表达出来,它以 事件和人物为故事载体,从而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人文关怀的深度挖掘。
高峰,赵建国在《纪录片下的中国》[4]中提到,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应该触及现实生活的问题和任务,触及人类的经验,总是为当代的问题去寻找答案,帮助人们理解产生那些问题的环境,古老神秘的历史文化虽然对人们永远充满了吸引,但变革时代的现实生活的题材常常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匠人的现实生活题材更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他们的生活方式,都是真实的东西。
沈晶在《纪录的路》[5]中提到,那么,在他将既有人、事(也可能是摆拍)带入纪录的同时,便会刻意将本人、事强烈的“激化”乃至“变形”而转换成他个人(社会)的理念。有趣的是,这个时候人、事的原型是什么已不重要,观众注意的,反而是作品那独特的见解和理念,这理念又成了作者人格及风格的一环。提到纪录片的摆拍有时候能更加明确的表达影片所希望观众看到的画面及含义,在拍摄时,对于“真实”的考究则应该更加细致。真实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缓慢的成熟过程,或是一系列必然的但又可以自行纠正的谬误,或是一系列不断自行补充和自行扩展的历程。
赵曦在《真实的生命力——纪录片边界问题研究》[6]深刻讨论关于纪录片“真实”的问题,有关真实的问题,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哲学题,它反映着人们对某种确定实在内容的认识和把握,因此在哲学范畴内讨论真实的构成及其内涵,有两个层面:一是从本体论角度,真实指的是某种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的现实存在及其内涵;另一种则是从认识论角度,真实指的是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一种认识和判断,是人介入现实的结果。
余白杨在《用影视传媒传播“工匠精神”》[7]中对了不起的匠人做出了分析,纪录片或微纪录片作为一种相对传统、历史悠久的影视传媒形式,其已不再是单纯的作为记录事实真相、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了。在当代的纪录片拥有更加灵活多元的表现形式以及更为丰富的传播路径,同时还提升了其现代的商业营销价值。但是并不妨碍其内容主题的宣讲,即对“工匠”群体,“工匠精神”,以及传统手工制造业的关注。在纪录片的构思之中,也需要考虑到其商业价值。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