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动画相对于电影的产生与发展有着相对滞后的相似性,它从黑白、无声、平面到彩色、有声、立体,同样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成功的条件往往复杂艰难,从1824年发现“视觉残留”现象,一面画有笼子,一面画有小鸟的“幻盘”被转动。到1906年《滑稽脸的幽默像》就经过了漫长的82年。而后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动画不断的积累经验、发展技术、完善机制。至今已经精细的分为平板手绘动画、立体拍摄动画、虚拟生成动画、真人结合动画。在如今的信息传播中,“视听”成为主流。动画作为视听媒介,一如既往的凸显着它独有的亲和力。
动画可以是纯形式的,可以是内容主导的,也可以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它包含主体情感,想象。客体已存在的事物,想象的事物,按现有逻辑可能存在的事物。本次课题用平板手绘的形式,讲述一个关于成长经历的动画内容。引发观者思考,理解。
贾否在《动画概论》[1]中的动画语言一章中,将动画语言分为:第一个方面是创造性地分解和重构运动形态的技术,这是一个构词的过程,这个技术就是对运动现象的分解和动画运动的表现,这个技术可以通过下列学习环节来掌握:观察、记录、提炼、组织、重构以及创造性的表现;第二个方面是动态还原过程,这个环节的重点是三个关系的的处理:动态变化、距离分布和时间分配的关系,而三个关系处理的要点是夸张适度、时间自主;第三个方面是用动画造句的原理;第四个方面是动画语言中的修辞技巧。
刘婧,徐冰的《电脑动画运动基础——运动规律》[2]中对动画的流程做了详细的阐述,在动画的前期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完成4个部分的设计任务:前期策划、编写文字脚本并将其概括地改编为故事脚本;设计主要人物造型;设计主要场景;绘制分镜头台本。在动画片的中期制作环阶段,首先根据前期设计的最后一个流程“分镜头台本”绘制出每个镜头的“动画设计稿”它包含每一个镜头所用的“背景铅笔线稿”“人物构图”及“运动路线提示”;之后根据“动画设计稿”绘制出“彩色背景”“原画稿”“动画稿”,这是动画片制作中最为艰苦,工作量最大的过程,同时也是最为有趣的过程。在动画片进行后期制作流程时,先将绘制完成“彩色背景”“原画稿”“动画稿”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导入计算机中,按照设计好的、标准造型色彩,给每一张“原动画稿”上色,上色完成后进行“背景合成”,加入“音乐”“对白”及“音效”,最后输出成“影音文件”,才能播出。
付强在《图形创意基础教程》[3]中说:“图形是视觉设计的重要基础,是现代视觉设计最基本的要素,同时又是最根本、最高级、最深层的表达方式。图形是对像、照片、抽象概念的综合艺术效果,是把自然物、场景或者特定的事件通过艺术想象处理后的体现,并且传递出作者的个人见解和观念。图形也是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是设计作品中敏感和倍受关注的视觉中心。用形象说话,通过形象来传递信息,图形就是转化为视觉语言的形象。”
刘宝岳在《图形创意》[4]中说:“图形信息的传达依赖于简明扼要的视觉图形,其表现形式更需简洁。人们的知觉更加偏爱于简单的结构,越复杂的图形其识别性越弱。视觉感知对于有次序的、明显的、简单完整的、刺激性强的图形会优先记忆,因为这些形式与自然界中大多数繁杂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容易受人注意。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物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了的图形,给人的感受是最愉悦的。”
图形是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的传播信息、观念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它能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领域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是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由于人的视觉对于色彩有着特殊敏感性,因此色彩所产生的魅力往往更为直接。
吴振尘在《动画视听语言》[5]中提到色彩表达人物内心,色彩能够营造画面气氛烘托和表现角色内心。这与其说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还不如说是心理反应的外化和强化。《咪咪流浪记》咪咪经常思念的父亲回来了,却蛮横的不认他;大雨中的咪咪等在夜晚求宿,这些对咪咪来说都是打击。《海底总动员》一开始,在遭到鲨鱼攻击之前,暖色传达着生活的喜悦;在遭到鲨鱼攻击之后,冷色传达着角色内心的痛苦。在上述例子之中,角色的痛苦心情有着因为这个现实基础,夜晚使冷色得以自然表达。也许可以说存在着这样的惯例,美好的心情总是与鸟语、花香、蓝天、白云相伴,犹豫绝望的心情总是恰逢大雨、夜晚等阴冷灰暗环境。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