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的适老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2-06-16 21:36:22

“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的适老化研究——以锁金村为例”

文献综述

1.前言

作为未来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我国将面临一系列的养老问题,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舒适度,成为了社会的一个关注焦点。年岁渐长,大多都会面临着一些特殊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但在我国的一些老旧住区中,由于建造年代较为久远,基础设施等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这些住区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提升旧住区公共空间的适老性,对于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度有些重要意义。

  1. 宏观背景

对于整个世界而言,老龄化都已经成为一个热议的不可避免的话题,而在我国,这更是一个关注焦点。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就已经达到2.41亿,占人口总数的17.3%。而依据国际的判别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时,就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老龄化已经成为全世界都难以抵抗的潮流之一,应对老龄化问题也成为了整个世界都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挑战,养老问题因此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许多问题如社会的养老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社会老年人保障设施缺失以及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都开始渐渐浮上水面,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关注这个占比较多的人群的需求。

居住区作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空间,本应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理与心理需求,但许多旧住区,由于建筑年代较为久远,基础设施等陈旧落后,难以满足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各类特殊需求。同时,其也可能面临着适老性程度较低、老年人出行活动困难等的老龄化问题。而住区内的公共空间更是与老年人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最重要元素,公共空间的质量、品质、人性化等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因此,对其更新的研究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与安全度有着实际的意义[2]

  1. 旧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的内涵及发展
    1. 旧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的内涵

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的社会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也将成为未来我国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模式[3]。因此,旧住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更新其实也就是对社区环境和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老年人的特殊心理和生理需求出发,构建一个安全舒适的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对其进行适老化进行持续性的有效更新改造,为住区内的老年人营造功能完善、设施完备、安全舒适的社区居家养老环境,改善既有旧住区内老年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从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度,实现住区的可持续发展[4]

3.2 国内研究发展

1990年左右,我国开始展开了住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研究,但此时的研究内容多是在住区公共空间的环境景观设计及无障碍设计上。例如2009年王江萍编写的《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就是对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环境适宜老年人的规划设计进行了详尽而全面的阐述;而谷鲁奇发表的《面向老年人的旧住宅区公共活动更新方法研究》,则是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需求出发,总结分析老旧住区室外公共空间现状,归纳出绿化景观、公共空间的改造设计模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