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自然缺失症儿童的城市公共绿地游憩规划研究文献综述

 2022-06-16 21:44:59

  1. 前言

自然缺失症是是美国作家Richard Louv的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的一个术语。Louv在书中强调,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中,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长大,都有着儿时户外体验自然的经历,但据《华盛顿邮报》一则报道指出,在1946至1964年间出生的人,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代享有过与土地和水形成亲密关系的人。最近几十年里,孩子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巨大的改变,孩子与自然接触和融合的能力在急剧退化。书中也描绘过这种后果,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各种感官能力退化和肥胖症人数增加等。现代的城市生活中,由于家长观念上的影响和各种电子产品的包围,儿童更是与大自然关系割裂,要修复儿童与自然的联系,根本性的办法就是改变现代化与自然的对立,利用现代化手段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玩耍的地方重建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状态,重点是以城市公共绿地为载体,促使儿童亲近自然,主动探险自然。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对自然缺失症现象关注程度的持续上升,自然缺失症的成因、危害和解决方法也越发受到重视,因此面向自然缺失症儿童的城市公共绿地游憩规划也成为当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热点。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城市公共绿地规划的同时也关注着自然缺失症现象。国外对此现象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以美国为首,我国起步较晚,研究资料也不充足,可以借鉴国外相关实践。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围绕:1、“自然缺失症”内涵与核心的研究。儿童自然缺失症是指儿童因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日益疏远乃至断裂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身心疾病的高发病率、环保意识淡薄等。户外自然体验与儿童身心健康、儿童福祉、儿童全面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儿童自然体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美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起步早,长期处于“领头羊”的位置,研究成果丰富,尤其是在儿童与自然的重新联结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林间最后的小孩》书中通过对许多家长、儿童、教育者以及不同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专家的访谈,理查德·洛夫记录了儿童户外体验的时间减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我们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特征进行有意义的接触,在现代世界的许多方面几乎已经消失,这种接触的减少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认知、心理和生理的进化速度”。2、解决儿童自然缺失症现象的实践研究。包括:运用“情境教育”解决儿童“自然缺失症”,如: 倡议家长“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让语文教材与自然情境链接、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参加各种研学实践。还可以与儿童进行林间游戏, 释放幼儿天性。如:整合室内外游戏, 在自然界中展现自我、利用自然物体使幼儿亲近大自然、进行户外涂鸦, 培养幼儿想象力。还可以通过自然场地开展幼儿“亲自然”教育。如:创新理念, 使幼儿在玩耍中亲近自然、丰富绿化植被, 保护自然环境、开辟幼儿可以实际操作的基地。3、面向自然缺失症儿童的幼儿园室外环境规划的总体思考及建议。首先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幼儿园环境设计, 将幼儿园的建筑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之中,尽可能在幼儿园中出现可遮阳的树木、草地、石块、土堆、水体、沙池等元素, 使孩子可以随时感受到自然的存在。其次植物种类应体现气候变化在植物选择上不要过于强调四季常青, 在种植的时候可以选择那些季节性强的植物, 如栀子花、木棉花、玉兰花、丝木棉等, 让孩子们可以感知到一年四季、冬去春来、花开花落的变化。最后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增加交互机会儿童对于植物和水等自然元素具有天然的亲近感, 植物和水所在的环境, 能够激发孩子们探险的冲动, 是孩子成长的见证。4、国外自然教育的经验借鉴研究。美国的自然教育实践模式主要是“教学 自然学校 项目”,利用以自然为基础的项目到森林、农场等户外开展远足、野营、生活实践等,使参与者发现自然之美。日本的教育重视自然体验学习,从小就让儿童接近自然、感悟自然,在自然体验中轻松愉快地成长,其实践模式主要为“自然学校 社会 社区”,此模式覆盖范围广,涉及人群多,使日本民众从幼儿到成人都在接受着自然教育的熏陶。澳大利亚人把尊重学习者的生命体验与乐趣作为前提,澳大利亚的自然教育实践模式为“全方位围绕式”,在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都体现着尊重生命、自然生长的理念。5、针对自然缺失症恢复手段的典型案例。自然缺失症实验康复花园实验项目位于成都市郊可二次开发的自然农田,环境基底保留了川西林盘“林、水、宅、田”的自然肌理,整体优于城市环境。功能组织上对使用者的基本诉求予以主动回应,采用聚集与分散的组织模式,将同一属性的功能复合于一个区,相斥属性的功能分散于不同的区,最终形成引导、体验、探秘3个功能区,引导区保留了农田的肌理,由灌溉沟渠潺潺的流水、灿黄的油菜花海、挺拔的银杏林、农夫忙碌的身影等画面构成一幅天然的农耕景象,其不同于城市儿童以往所见的高楼大厦、人工构筑及大小汽车情境。体验区由“动态”属性的功能单元组成,通过田间劳作、沙坑游戏、动物照管等不同的活动促进儿童对自然的参与体验。探秘区强调对自然的欣赏体察,由“静态”属性功能单元组成,主要有浅池涉水、鱼塘垂钓、心灵抚慰。6、城市公共绿地规划对自然缺失症儿童的考虑。总体设计:提升城市整体景观效果,设计城市慢行系统,沿线布置亭廊、林下活动场地、广场运动场地及设施,在发挥生态效益基础上提供休憩绿色场所。竖向设计:对微地形的塑造,利于排水并改善小气候,改善绿化环境。功能分区设计:将公共绿地分为慢行健身区、活力运动区、游憩观赏区,便于儿童不同程度地接触大自然。铺装设计:内部道路采用蜿蜒自然式和几何规则式结合的形式,贯穿主要景观节点和活动设施,铺装材质采用低养护和实用为考虑。绿化种植:科学合理搭配各种植物,考虑观景的同时也要能够方便儿童直接接触,对儿童的安全不构成威胁。

  1. 总结

随着我国高速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加快、房地产事业的繁荣和对数字技术的上瘾,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自然而然地与自然世界产生了隔阂,随着隔阂的加深,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了诸多问题,于是自然缺失症现象在我国也开始蔓延,尤其体现在儿童的身上,因此,重塑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刻不容缓。要明确科技不是割裂人与自然的利器,而应是更好维护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纽带。我们要丰富面向儿童的生态教育模式,唤起儿童对自然的兴趣、热爱和敬畏。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手段连接城市与自然,让城市规划不仅满足于节能,还要让溪流、生物在城市重现,创造让人们生产效率更高、身心更健康、更富有创造性的环境。

四、参考文献

[1]付文中.儿童自然/户外体验及相关问题研究——基于美国学界的文献考察[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9,35(06):54-60.

[2](美)洛夫著.林间最后的小孩 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付文中.论自然对儿童的重要影响[J].鄱阳湖学刊,2019(03):73-82 127.

[3]贺晶.告别幼儿“自然缺失症”——幼儿园“亲自然”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6 8.

[4]胡玥.探讨城市公共绿地设计和对环境的影响[J].环境与发展,2018,30(06):193-194.

[5]董雪娟.自然缺失症防治导向下小学环境教育户外活动实践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