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集体记忆的消费空间生产——以长沙文和友龙虾馆为例文献综述

 2022-06-20 23:20:54

文献综述

基于城市集体记忆的消费空间生产——以长沙文和友龙虾馆为例

随着消费社会的发展,城市消费空间的生产呈现出多类型、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与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相结合的尚不多见。而长沙市文和友龙虾馆正是针对特定人群、借用特殊文化符号、生产营利性空间的典型案例,既保留了集体记忆,又破解了历史文化保护的资金缺乏问题。本文基于城市集体记忆视角,主要着眼于该空间形成的过程、特点与机制,并尝试给出一条破解城市历史文化保护难题的可能路径。

1相关概念界定

1.1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最初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在1925年首次完整提出,他将其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认为记忆依赖于社会环境,是集体框架下的运作,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集体记忆。从广义来看,集体记忆指的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1]。从狭义来看,集体记忆专指非历史学的对历史的记忆。

集体记忆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一是社会选择性[1],集体记忆是社会生活中有选择的行为,而非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叠加。二是动态重构性[2],集体记忆不单单是过去的,而是立足当下对过去进行的重构,在重构框架中适应现实发展,不断加入现状诉求,是为现在的需要服务的。三是文化依赖性,任何集体记忆的构建,均依赖于特定文化氛围或独特文化符号的作用,是集体自主选择下引发的记忆。

1.2消费空间

自1960年代起,西方城市由工业生产转向消费,城市消费文化深刻影响了城市空间的生产,城市消费空间成为城市空间研究的重点[3]。近年来,随着“消费主义”、“消费社会”的发展,消费空间正日益成为城市中大部分公共活动的空间载体,不仅为消费活动提供了物理空间,其场所中所蕴含的文化氛围或因利益驱使而塑造出的文化符号,通常也是消费的内容。列斐伏尔[4]认为,消费空间是消费行为发生的场所,既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又具有服务性和公共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