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社区农园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目的
社区农园(Community garden)是通过使用社区的公共绿地,无偿使用或通过划分,租借给居民从事栽种行为,可用来从事农业活动和园艺相关方面的劳动,所得的成果由居民或由管理人员统一分配[1]。
城市蔓延和人口高密度聚集破坏了自然植被,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与此同时,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逐渐失调,城市病日益严重。在城市生态和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建立生态宜居城市是全体人类面临的挑战[2]。在一些发达国家,社区农园因在向人们提供了接触自然、放松身心的场所的同时兼具资源节约,气候调节,提供生态教育,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社区凝聚力,提高幸福指数等多项益处,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3-7]。我国一些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学习国外的模式,建立了一些社区农园,如上海创智农园和百草园、湖南农业大学“娃娃农园”、太原阳曲农场等。但我国的社区农园仍处于萌芽阶段,其模式类型、组织运作和管理维护等方面有待提升[8]。因此,有必要对国外社区农园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模式,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农园发展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环节在空间上有所分离,城市居民的粮食主要来源于农村的农业生产活动,城市居民逐步失去对农业生产的基本认知。同时,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居民疲于应付,很少有慢下脚步享受生活的机会,居民间也缺少交流,社区活力明显下降。因此,本研究提出将城市农业置入社区公共空间,不仅能为居民提供新鲜的食物,还能创造悠闲自在的生活氛围,增进邻里间的交往。但是,我国城市农业一直处于城市管理的灰色地带,自发性城市农业活动不仅有损城市美观,还易引发社会争端[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切实发挥城市农业在食物生产、美化环境、教育宣传方面的优势,本研究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讨论发展社区农业的有利条件和阻碍,探索都市社区农园建设的途径和优化建设的策略。
1.2 研究意义
社区农园与其他农业形式相比, 它是一个依托于城市社会经济和社区结构功能的绿色生态产业, 以城市居民的多种需求为导向所构建的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娱乐、生态服务与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体系。城市社区农业活动丰富多样,它可以是一种兼娱乐休闲、环保性质的自愿或商业活动;个人或住户的食品生产活动;一种兼教育、康复治疗、社交功能的社会活动等。社区农业空间不仅具有生产性,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还能利用农业活动搭建居民间交流的平台。多个社区农业空间与其他城市农业空间结合形成城市农业空间系统,与食物系统和物质循环系统协调运作,不仅能有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能增强城市活力。
随着城市农业研究的兴起,国内学者也开始研究城市农业和社区农业。国内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农业、经济、城市规划领域,而涉及城市设计领域的研究相对不足。已有的社区农业空间研究多以打造农业生产型社区为目标,忽略了社区农业空间作为社区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发严重。社区是城市的有机细胞,是城市居民的主要聚集地,在满足日常起居需求的同时,也需要营造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本研究在城市农业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践研究,提出将农业置入社区公共空间的构想,认为社区农业既有助于改善社区的生活环境,又能够改善淡漠的邻里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本研究分析社区农业空间的组成,并针对社区农业空间的各个组成部分提出城市设计层面的策略,探索都市社区农园建设的途径和优化建设的策略。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人口、邻里关系的巨大改变以及居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提高,“城市问题”愈演愈烈。城市化的结果往往导致大量人口聚集,引起各种“城市病”,这也是国际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工作繁忙和生活压力大,沟通交流少,很多城市家庭内部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情和信任危机。很多人进城后,希望能有块可以供自己种植的地,既能锻炼身体还可以生产一定量的绿色蔬菜;继续享受自己亲手种植蔬菜或花卉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幸福指数。此外,城市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造成流动人口的犯罪率上升。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