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摊贩的空间行为模式及其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2-06-23 20:24:44

城市流动摊贩的空间行为模式及其影响研究

摘 要

在城市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的演变中,商业活动一直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掌握商业空间的演变与分布特征对于城市规划、政府调控、商业空间开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的主城区展开研究,基于2015年、2017年、2019年的城市商业设施兴趣点(POI)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平均最近距离分析法来探究南京主城区商业空间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空演变过程,同时对南京商业设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POI数据;商业设施;空间演变;空间分布;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1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城市商业空间关注较早,对于城市商业中心体系的研究有着大量理论和具体实践的支撑。首先是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和廖士(A.Lamp;ouml;sch)分别在1933年和1940年提出的中心地理理论,通过演绎法研究中心地的空间分布模型把地理学的地域性,综合性同区位理论相结合推动了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发展[1]。随后,在1958年,贝里(B.J.L.Berry)和加里森(Garrison W L)发表了对中心地理论的一些新解释,增补了中心地学说的假设,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均质分布的[2]

经济学者戴维.哈夫(D.L.Huff)于1963年提出了有关预测城市区域内商圈规模的模型-哈夫概率模型。他认为商店商圈规模大小与购物场所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成正比,与消费者去消费场所感觉的时间距离阻力成反比。商店购物场所各种因素的吸引力越大,则该商店的商圈规模也就大;消费者从出发地到该商业场所的时间越长,则该商店商圈的规模也就越小[3]

约翰.贝塞尔(John L Beisel)也在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又对城市商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人口特征和增长、消费者购买力、竞争力、地租竞价、自然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分析[4]。贝里(B.J.L.Berry)在1988年通过对美国的城市商业区的历史与空间演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应用商业地理学的预测分析手法以及规则师们的对策思想[5]。穆特比(Mutebi A M)探讨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政府对大型跨国零售企业迅速扩散到它们的城市地区的不同政策反应,及其对社会城市经济和环境面貌的影响[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