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某高校教学楼设计文献综述

 2021-10-22 21:44:3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本毕业设计南京市某高校教学楼设计为实际工程应用设计。本工程地点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 g,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场地为50 m 30 m,建筑面积约7800 m2,为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功能需要,该建筑在一层设置大型报告厅一个(局部大空间),其它层设置普通会议区若干。按照勘察报告,工程场地II类,建议采用桩基础。

根据所提供的实际工程概况,完成主要建筑设计、框架结构及基础计算、构件设计、节点构造设计、施工图绘制、施工组织设计等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设计,需要查阅资料文献以作参考。以下是我查阅的文献资料: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钢筋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砌筑或装配而成。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筑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建造超高层建筑, 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设计时如何提高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

1.建筑设计

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群的组成内容和使用功能要求,结合用地条件和有关技术标准,综合研究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各项设施相互之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正确处理建筑布置、交通运输、管线综合、绿化布置等问题,充分注意利用地形,节约用地,使该建筑群的组成内容和各项设施组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并与周围环境及其他建筑群体相协调而进行的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的具体内容是:(1)合理地进行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工程设施相互间的平面布置;(2)结合地形,合理进行用地范围内的竖向布置;(3)合理组织用地内交通运输线路布置;(4)为协调室外管线敷设而进行的管线综合布置;(5)绿化布置与环境保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