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寓言、神话三种文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4 10:04:17

童话、寓言、神话三种文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中高段课文为例

摘要:如何根据课文文体特点确定“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相应的,根据文本文体特点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也成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工作的重点。其中,童话、寓言、神话是众多一线教师易混淆的三类文体。因此,本研究将通过文献法将这三类文体从体裁、语体、风格三方面进行分析,再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的共性和各自的独特性进行研究,以期探寻出与文体相适切的,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与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策略,增强语文教师的文体意识,为一线教师将文体认知渗入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童话; 寓言; 神话;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1.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教材的课文中,包含了十类真实文体,分别是童话、寓言、神话、儿童诗、古诗、文言文、散文、小说、记叙文、说明文。不同的文体,其语言、内容、篇章结构等都有不一样的特征,在教学中自然也应该有不一样的教法。根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是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常识。

全国小语会陈先云理事长在《增强六个意识,教好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提到“文体意识”,他认为,“本世纪的语文教育改革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就是文体意识淡薄。从课程设置的理念上存在着弱化训练,淡化文体的训练,主要表现在不管是什么文体基本上按照记叙文的方法进行教学”[1],也就是忽视了记叙文与小说、散文和一些故事类文体的显著区别,这是一方面,是教师本身文体意识淡薄的表现。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笔者见习时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尽管知道神话“神奇”的特点,童话“幻想特质”明显,但却做不到“应体而教”,其教学方法还是以朗读品悟和问答为主,这也说明了诸多一线语文教师不能很好地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体味其结构、语言、表现手法,指导学生有重点、有梯度地训练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而存在忽视文体独特形式,走入教学模式化的现象。

汪潮教授在《不同文体教学》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教,而且要根据文体的不同特征 因文而教。”这是一线教师所欠缺的“文体意识”。基于此,汪教授在此书中系统地探讨了小学语文文体特点解读与教学策略之间的关系,梳理出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及其不同的教学策略。[2]周一贯先生通过对近几年文体研究有关成果的总结和梳理,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小学语文文体教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写成《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一书,帮助一线教师对如何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解疑释惑。[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