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分享倾向及分享行为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5 09:44:22

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摘要:亲社会行为是智力障碍儿童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智力障碍儿童是否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有极大意义。研究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能更有效的提高亲社会行为发生的概率,帮助他们适应学习,适应社会,和同伴进行友好的交往。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 亲社会行为; 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有各种说法,较为一致的说法是认为亲社会行为包括助人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和安慰行为。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出现,此后大量学者开始重视亲社会行为并对此进行研究。对于普通儿童来讲,关于他们亲社会行为研究已经趋近于成熟,影响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各种因素和发展阶段的研究已经有系统的结论。但除了普通儿童,学校里面还有许多特殊儿童,截止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校智力障碍儿童人数占据总在校人数百分之52.98。在如此庞大的智力障碍儿童人数数据之下,其各项研究必不可少。

与普通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相比较,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研究报告非常少,在这些研究当中,基本上是将亲社会行为的几个方面统一放在一起做一个大概地研究,没有较为细致的去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等,专门研究某个行为的文章较少。且由于普通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的个体差异较大,其得出的结论不能完全用于智力障碍儿童上面。所以,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分享行为相关问题还需要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针对此,我们就应该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究竟怎样?影响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原因有什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粗略整理,以求探讨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1. 国内外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现状

在国外,1971年Lawrence J等人通过教师行为量表以及观察智力障碍儿童对他们亲社会行为中的助人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障碍儿童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表现得更好[1],Alyson等人在1998[2]年对智力障碍儿童也进行了类似研究,但结果呈现出智力障碍儿童表现不如普通儿童。此后的相关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有很大争论。Bender[3](1982)和Severy[4](1971)分别都做了助人行为的研究,但在国外的文献中没有找到分享行为的相关研究。

在国内,2010年金星、韦小满[5]等人对培智学校中的儿童做过亲社会行为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自闭症儿童的助人行为水平显著低于一般性智力障碍儿童;唐氏综合征儿童的分享行为水平显著低于一般性智力障碍儿童;三类儿童的合作行为以及对他人痛苦的反应均处于很低的水平,此结果较为明确。张玉红(2018)[6]在她的论文中表示,智力障碍儿童具有中等水平的亲社会行为,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饶玲[7]在2015年探讨了父母教养压力、教养方式与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发现智力落后儿童亲社会行为在某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内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在 13-15岁时呈现下降趋势,并且两者均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总的来说,关于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结果还比较凌乱,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