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父亲参与小学家校沟通的比较研究――以杭州市城乡两所小学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5 09:59:40

城乡父亲参与小学家校沟通的对比研究

——以杭州市城乡两所小学为例

摘要:父亲对孩子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性发展起着巨大而不同于母亲的独特作用。然而,在现代社会,父亲参与子女教育以及家校沟通现状不容乐观。国外对于家校沟通及合作的研究较早,通过实践总结出各自的一套家校沟通与合作方式;在父亲参与子女教育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建立了一些理论模型,为父亲参与家校沟通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涌现出大量家校沟通方面的优秀著作;在父亲参与子女教育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父亲角色的探讨以及父亲参与家校沟通影响因素这几方面。

关键词:城乡;父亲;家校沟通;差异

一、文献综述

一、研究概述

长期以来,关于父母参与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母亲在孩子发展中作用的探讨,母亲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是过去五十年来众多研究的主题,而父亲的作用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事实上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在孩子社会性、情绪和智力等方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孩子处于童年期还是青少年期,父亲参与教养都与孩子积极的发展结果有关。例如,对儿童早期的孩子来说,父亲的情感投入、与孩子的情感联系以及给孩子提供的资源都与孩子的身心健康、认知和社会能力的发展有关,父亲对促进孩子情感调节和控制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到了儿童中期,父亲对孩子学习的参与和孩子较高的学习成绩以及学校喜爱度有关;到了青少年期亦如此,如果父亲与他们青少年期的孩子有稳固、紧密的关系,那么这些孩子会有更好的学习、行为和情感发展的结果。[1]目前,父亲参与教养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发展心理学关注的主要领域之一。

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参与家庭教育,也同样体现在参与孩子的家校合作与沟通方面。作为教育初始阶段的儿童,他们的教育过程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这其中最主要的两个也是最重要的“培养机构”就是家庭和学校;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各自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教育优势。家校双方能否形成教育合力,将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地成长。由此可见,正确的认识、理解父亲参与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和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都十分重要。针对父亲参与小学家校沟通,国内外学者也展开了许多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二、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