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学人对岳飞集体回忆的探究
——(1931——1945)
——以期刊媒介为中心
摘要:岳飞者,想必作为国人,少起小儿,长至耄耋,或多或少必能言其人,作为南宋抗金名将,历来被人们所追崇和膜拜。而在抗战时期(1931——1945)对岳飞的回忆和探讨热度骤升,民国时期,期刊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能够比较集中反映当时的学民的诉求和思想。因此这从当时的期刊中可以窥见其一斑,抗战时期的总基调自然是抵御外侮、民族独立,那么当时之学人也好,军人也罢,乃至千千万万之普通民众,对岳飞之集体回忆也必然力求为抗战之举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而此举切入之角度却又不尽相同,却恰恰说明了岳飞之作为公共记忆的外延之妙用。
关键词:抗日战争 ;岳飞 ;公共记忆
一、文献综述
自梁启超阐发其“新史学”的近代史学革命以来,中国的史学界受到西方诸多学派诸如年鉴学派、微观史学以及新社会史学的影响颇大,而对于史学理论的探究亦是如此。柯林伍德和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和“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的口号让更多的学者重新审视历史本身和历史的创造方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了以历史人物是怎样被创造的,这样的作品发端于西方,在中国台湾甚至大陆也已经风行许久,这样的作品有辛德勇的《制造汉武帝》,他在书中认为汉武帝的“塑造”和司马光有莫大关系,并且认为《资治通鉴》不能作为研究秦汉史的一般史料。而岳飞作为一个国人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他的形象的产生和流变也不是一以贯之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探寻在抗日战争这样的特殊时期的岳飞形象也有了特殊的意味。对岳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学人回忆热可以让我们瞥见历史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观念中的历史的产生与其发展脉络。这不仅仅是对岳飞本身而言的,更多的是对岳飞历史形象的观念形成的一种把握和和塑造。正是在这样的兴趣指引下,促成了我对此课题的探寻和文献查阅。
这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并不是岳飞本身,而是岳飞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因此我们要把握历史上的岳飞的沿袭与形成,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后的岳飞形象塑造,以此来以小见大,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在民间,清代的《说岳全传》影响最大,其前文叙述岳飞前世为大鹏,秦桧为虬龙,两人前世就已结下愁孽,而今世则是报前世之仇,这样的说法曾十分盛行,但其本质却是过于虚构,性质上更多的是小说,而不是历史,但它作为岳飞广泛流传的一种读物,却定下了精忠奸诡的基调,以至历数百年而不改。而对于岳飞本身的研究成果颇丰,如王曾瑜先生和邓广铭先生等等,《岳飞传》是邓广铭先生研究宋代人物之力作,也是综括研究两宋之际政治军事的重要史著。此书初版于1945年抗战胜利之日,后经两度大幅增订修改,再版于1983年。书中准确地勾画出岳飞生活的时代轮廓,真切地描述了岳飞的事功、形象和丰采、思想和情操,并且对于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作出了公允评价。凡此种种,皆反映出作者的“考索之功”与“独断之学”,得到学界“以非凡之史才,写一流之史书”(周一良语)的高度称誉。王曾瑜先生的《岳飞新传》以考证的方法叙述了从“佃农从军”到“绍兴和议”的岳飞一生,用了比较详实的考证手法,对岳飞的一生作了比较中肯的评定。此外徐规的《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岳飞的抗金战功》、顾文壁的《岳飞清水亭之战以及岳家军出师建康的路线问题》、龚延明的《宋史·岳飞传补正》等等也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岳飞研究。国外特别是东亚儒家文化圈诸国对岳飞的研究也十分火热,比如日本学者寺地遵的《岳飞、秦桧在宋代政治史上的地位探讨》等等。美籍华人陶晋生有《岳飞与完颜宗弼》的相关研究。由于和本文并无甚大关联,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而把学者关于岳飞记忆和岳飞形象叙述的一些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长生殿》形容词重叠式研究文献综述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大女主”戏研究文献综述
-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黏宾动词动宾搭配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Game of Thr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文献综述
- 「白髪犯罪」から見ること文献综述
- 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叙事文献综述
- 日本アニメの中の妖怪文化の変遷——20世紀90年代から現在にかけて文献综述
- 网络“新成语”的语言学阐释文献综述
- 教师的个体因素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