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年进步》看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文献综述

 2022-08-16 18:17:04

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体育发展

摘要:近代中国体育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不断辐射的结果,基督教青年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近年来学术界对近代中国体育研究、近代基督教与基督教青年会研究、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发展研究这三个主题的著作与学术论文,了解国内外对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体育发展这一内容的研究现状,明晰该研究现今存的不足,从而明确研究方向和方法。

关键词:近代中国体育; 基督教;基督教青年会

一、文献综述

近代体育是我国体育研究进程中的重要一部分,因其诞生的独特时代背景及复杂的发展道路,使得学界对我国近代以来的体育发展的研究充满兴趣。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基督教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故研究近代体育不仅需要了解我国体育发展进程,还需与基督教教会组织发挥的作用联系起来。

(一)近代中国体育研究

我国体育史研究真正的起步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体育的传入,体育才逐渐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清末新政以后,出台的一些学堂章程将体操列为学校固定科目,这也是我国近代体育的初始形态。我国第一部有关体育史的专门论著是1919年商务印书版出版的郭希汾先生编著的《中国体育史》。这本书中的“体育”一词的概念与近代以来的体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书中,作者阐述的我国古代的体育是包括“百戏”、“射御”,这些在今天的体育概念中被划分出去的社会活动。

我国对近代体育研究的黄金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除了思想领域的开放程度加深,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也为体育研究提供了主观上的动力。在这期间,对近代以来体育相关资料也进行了整理汇编,有关近代体育史的专门论著也层出不穷。其中,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室1976年编著了《中国近代体育史(初稿)》、1981年编著了《中国近代体育史简编》;教材编审委和体育文史委等分别在1985年和1989年编著了《中国近代体育史》。以及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1988年编撰的《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崔乐泉1998年撰写的《中国近代体育史话》两种属于资料汇编性质的著作。在这些近代体育史著作中,都明确的指出了近代以来的体育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新概念。中国近代以来的体育发展,不同于中国体育,也与近代体育有很大不同,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是在传统体育西学东渐后的结果。可以说,中国近代体育自其产生以来,是与当时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密不可分的。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学界出现了新一波的体育研究热潮。如2004年出版的谷世权的《中国体育史》、2004年Andrew Morris的《民族的骨髓:中国民国运动和体育文化史》、2008年罗时铭主编的《中国体育通史》系列、2015年出版的张晓军的《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认识的嬗变(1840—1937)》都在近代体育发展过程中强调了西方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200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郎净所著的《近代体育在上海(1840—1937)》一书中更是明确的点出了近代传入的西方文化其本质的内核是基督教精神,近代体育是伴随着基督教所传播的近代西方文化进入到中国的。从中国近代体育诞生的时间和所蕴含的基督教精神来看,中国近代体育的传播和发展是与近代以来的基督教传教事业密不可分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