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云: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摘要:在对以往研究成果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对《三国志》中的赵云活动进行整理分析,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全面探究赵云的生平事迹、历史贡献与精神品质。此外,尽量吸收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对作为历史人物而非虚构的小说人物的赵云作全方位的分析。
关键词:赵云; 三国; 三国志;历史
一、文献综述
赵云字子龙,乃东汉末与三国时期之名将,不但在蜀汉政治集团内部据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通过其人之活动,在该时段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三国鼎立格局之形成与蜀汉政治、军事发展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与对三国魏、吴发生直接的影响作用。就其本人来说,在蜀汉集团中,其政治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两次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友好相处。历史上的赵云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在后人心目中,赵云是三国历史上最接近完美的人物。他武功高强,有勇有谋,忠义两全,品德高尚。虽然逃不脱封建人物的通病,但按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他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他戎马一生,为民奉献,兢兢业业,官位却始终不与能力齐平。然而,作为这样一位人物,学术史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三国演义》的文学遮蔽作用,围绕赵云生发的历史细节被大量的虚构性内容替代了,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而且也会扭曲后人对三国历史的理解。所以,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缺憾,还赵云真实的面貌,还历史近乎真实的面目。
现代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学林出版社,2017年)为我们全面了解动荡与复杂的三国史提供了背景性的历史知识。何兹全,张国安的《三国史》(人民出版社,2011年)则更为详尽,更具史料价值,更能反映东汉末年到整个三国时代的历史场景。马植杰著《三国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也有同样的功效。张大可著《三国史》(华文出版社,2003年)叙述清晰,结构也更为完备。张大可的《三国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是作者的三国史专题论文集,内容涉及三国历史政治、军事与经济各个方面。对我们了解赵云以及三国人物有一定的帮助。
张文诺在《论赵云形象的文化书写与时代镜像》中讲述了在中国古代著名将领中,赵云是非常独特的一个文化形象。赵云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既不同于历史典籍中的形象,也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只有把文学作品与历史典籍中的赵云形象结合起来,才能发掘历史人物赵云的真实面貌。赵云形象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分析赵云形象文化书写的特征,并发现赵云形象发生的变迁,既可以还历史人物以本来面目,也可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镜像。
王前程在《论赵云的悲剧性命运及其成因》(《商洛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中说赵云是个声名显赫、光彩照人的完美良将形象,而历史上的赵云是一个真正心忧天下的仁人志士,但其名位不显,功业不著,未被真正重用,还常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其悲剧成因主要有三:一是为人低调,淡泊名利;二是长期执掌护卫之职,限制了其才智的发挥;三是蜀汉贪腐之风葬送了赵云的理想抱负,这是造成赵云悲剧的最根本原因。
姜景莲在《赵云形象及当下意义分析》(《职大学报》,2012年第3期)中说在调和中达到统一,经典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其实质是对儒家道德品行的追求。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两个相关主题:一是对赵云形象的分析和理解,二是赵云形象在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这一命题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长生殿》形容词重叠式研究文献综述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大女主”戏研究文献综述
-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黏宾动词动宾搭配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Game of Thr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文献综述
- 「白髪犯罪」から見ること文献综述
- 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叙事文献综述
- 日本アニメの中の妖怪文化の変遷——20世紀90年代から現在にかけて文献综述
- 网络“新成语”的语言学阐释文献综述
- 教师的个体因素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