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22 09:37:33

对分课堂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2014年至2019年期间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阐述了对分课堂的定义,同时,对国内学者在对分课堂评价体系、对分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以及有关师生角色三个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研究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分课堂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 研究;小学数学

一、对分课堂的定义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由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于2013年10月率先提出的一种具有原创意义的高校教学模式,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点相结合,有效地规避两种教学模式独立实施的缺点。类似传统课堂,对分课堂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1],鼓励自主性学习,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使教育教学活动回归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双边互动,教学相长的本质,以化解大学课堂教学之困境。

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简称为PAD课堂。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在时间上错开,做到“隔堂讨论”,让学生在课后能有一周左右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2],然后进行有准备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拓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变传统大学课堂中教师单一化教学主体所面临的巨大授课压力,也有助于学生由课堂活动中的受动者向主动者角色转变,使其成为实质性的学习主体;同时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活动可以增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合作、信任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此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单一标准的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弹性评价机制,是一种尊重和保护学习主体差异性的教学模式。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环节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按照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三个环节来组织课堂生活的。该课程教学可分为三个分阶段的学习过程:第一个阶段是讲授阶段,在第一次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主要介绍该章内容的基本框架、概念和理论逻辑等,着重讲授重点、难点,但并不穷尽教材所有内容,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思考预留了空间。第二阶段为课后学习阶段,主要由学生在课后完成,即在上次课之后约一周的时间是学生内化吸收阶段,学生根据个人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差异,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仔细分析研究等,理解消化课堂讲授内容,并有所拓展与延伸,为之后的课堂讨论奠定基础。第三个阶段为课堂讨论阶段,即在第二次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上次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并由各小组派出代表,就该课程学习内容中的问题及学习心得等与全班同学和任课教师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释疑解惑。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依据个体知识获取的认知心理规律设计出的教学过程三个环节,上一环节对下一环节起着奠基作用,上一环节的效果决定着下一环节能否有效进行,因而每一环节都针对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该环节所承担的特定角色提出相应的教学能力要求,唯有如此,方能实现三个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和贯通。“隔堂讨论”是为了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理解、消化和深入学习该内容的时间,为每个学生真正有效地参与课堂讨论提供准备的机会。但这种准备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新的课程学习内容冲淡前一次学习内容,影响到课程讨论的效果。而课堂讨论环节也包含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小组内部讨论,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和观点,形成小组讨论意见;后一部分是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全班意义上的对话、交流,对于共性的问题可以通过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讨论,获得解决。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正是通过以上三个相互衔接的教学环节,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当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合理定位与转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