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制国语教科书(高小)》西方人物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22 09:47:35

民国语文教材中外国人物形象研究文献综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1]]教科书作为一种特定文化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中应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活和人类文化。“人物形象”作为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定的价值取向。而“人物形象”作为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蕴含着语文教科书想表达的“人文性”。“人物形象”所传递的价值导向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关于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多集中于各种期刊论文,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但鲜少有相关著作书籍。涉及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的研究文献数量甚少。文章对1949年后语文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研究、1949年前 民国语文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研究两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最后,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前人在相关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整理归纳出从文献中获取的启示和经验。

一、1949年后语文教材人物形象研究

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语文课程,直到1904年清政府颁定《奏定学堂章程》后,“语文”学科才独立出现。民国时期并不用“语文”一词来概念汉语母语课程。民国成立后,其名称又经历了四次变化。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制定并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将清末以来的“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统称为“国文”科。[[2]]1920年教育部通令国文学校将国文改为国语。为了解决“国文”、“国语”混用问题,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规定小学为“国语”,中学为“国文”。新中国成立后,母语课程名称统一定为“语文”。为了论述方便,文章中的“语文”皆指汉语母语课程,而不再按照年代区分使用“国文”、“国语”。

对特定教科书中某一群体的人物形象研究是按一定的标准,将语文教科书中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对某一特定群体的人物形象进行研究。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研读,笔者发现1949年后语文教科书中人物形象研究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儿童群体、教师群体、弱势群体,有少量涉及到政治人物、英雄人物、异国形象。

  1. 儿童形象

还有不少学者对教科书中的儿童形象进行了研究。崔娜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形象研究》、杨秉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形象的研究》、李娜的《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儿童形象研究》、吴允秀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形象研究》等文章以儿童形象为研究切入点,阐述了语文教科书中儿童角色定位的榜样重要性,寻找并呈现某一特定教科书中儿童的外在形象、内在形象的特点。这些文章的分析框架大致相似,都将儿童形象分为外在形象,包括国别、性别、时代、身份;内在形象包括心理形象、道德形象。并由此探讨分析教科书中涵括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及儿童形象设计体现的文化价值观。最后,发现教科书中儿童形象塑造的问题有性别不平衡、儿童成人化倾向等,并向教材编写者和教材使用者提出相关启示和建议。李娜《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儿童形象研究》一文中,将苏教版课本儿童形象的文化特性分为文化价值正能量和文化价值上的不足,正能量包括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传统文化的回归;对情感社会化的重视和对性格包容性的要求[[3]]等,不足有民族特性不明显;公德意识弱化。这样从正反两面阐述文化价值的方式更为全面、科学、具体,既总结了上文人物形象特点背后蕴含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接下来的教材编写建议的依据来源,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教学提供启示。

  1. 教师形象

对文本中教师群体的形象研究有蒋洁蕾的《教科书中教师形象之文本分析》、杜柔萱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人教版)中的教师形象研究》、史晓荣的《语文教科书中的教师形象研究--以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语文教科书为例》等文章,皆是研究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的教师一类人物形象。在《教科书中教师形象之文本分析》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人教版)中的教师形象研究》两篇文章中,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师形象都从自然属性、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三个维度加以具体考察。蒋洁蕾在《教科书中教师形象之文本分析》中探究出教科书中的教师呈现衣着正式、朴素;言行亲切和蔼、沉稳严厉的外在形象;知识渊博、智慧聪颖、关爱学生、谦虚礼貌、勤恳敬业、热爱祖国的内在形象。史晓荣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教师形象研究》一文中,除了研究文字中的教师形象,还涉及到了教科书插图中的教师形象,其研究的眼光更加完善。以上研究教师群体形象的文章大多通过考察教师形象的历史变迁,讨论到教师形象刻板化,教师形象欠丰厚,男女性别不均,学识欠缺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探析。最后对未来小学教科书中教师形象提出完善的方向、建议和形象重塑的路径。

  1. 弱势群体形象

另外,还有王晶的《长春版语文教科书中弱势群体人物形象分析》、孟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弱势群体分析——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张计兰的《弱势群体:“强”而不弱——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等期刊文章都以弱势群体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弱势群体形象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刘欢的论文《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弱势群体人物的呈现特征及其教育价值》。在该文中,作者对长春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弱势群体的外在形象、内在形象、支持与保护来源进行了文本分析,得出弱势群体人物外在形象的偏颇、内在形象的丰富性、社会支持主体对弱势群体的部分缺失三方面的结论,并对教科书编写者提出相关建议。

  1. 政治人物形象

王世光在《论近百年中小学教科书中的黄帝形象》中,对近百年来中小学教科书中黄帝形象进行了研究,发现虽然不同时期、不同教科书中黄帝形象有所差异,但是这些不同形象背后都逃不脱三种叙事模式:政治统一、民族团结、文化溯源。三种叙事模式下的黄帝都是一种“始祖”的形象,最终都指向国家认同。最后得出结论,教科书刻画黄帝形象要处理好历史事实和历史信仰之间的平衡关系。“教科书编写者......将根据时代的新问题、新疑问,来改造神话传说,不断赋予它们新意,同时也将继续塑造整个国家的共同历史记忆。”[[4]]周美云在《抗日战争时期教科书中的孙中山形象》一文中,分别对在国统区、革命根据地、日伪控制区的教科书中孙中山形象进行分析。由于政治立场的不同,国统区教科书将孙中山塑造成“国父”、“领袖”形象;根据地教科书则将孙中山塑造成国共合作的“桥梁”形象;日伪政权控制的教科书中孙中山成了宣扬“中日亲善”的形象。

  1. 英雄人物形象

蒋洁蕾在《教科书中雷锋形象嬗变的话语分析》中分析了建国后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雷锋形象的嬗变。发现:教科书中的雷锋形象主要经历了从“具体”到“精神”、“政治”到“生活”、“英雄”到“平民”、“内心独白”到“被寻找”的嬗变。这种变化诠释了我国社会公共道德的基本内涵,传递了一种国家认可的价值取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