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教学思想及其启示文献综述

 2022-08-22 09:50:27

王守仁教育思想及其对小学教育的启发

摘要:王守仁是明代中期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以“致良知”为核心的教育教化思想,以“古之教者,教以人伦”为目的,以“诱之歌诗”、“导之习礼”、“风之读书”为内容方法的儿童教育思想。虽然王守仁的生活年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但其中教育思想的内在意蕴和哲学逻辑依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当下的教育工作适用的。对于小学生人文主义教育的薄弱之处,包括小学生的品格心性、人际交往以及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以期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与当下的小学教育能够建立实际联系,古为今用,为新时期小学教育工作再添一份力量。

关键词:王守仁;致良知;人文主义教育

一、文献综述

1.已有的对阳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1)相关著作

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首要著作《传习录》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是以王守仁心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索,系统的总结和记述明代汉族传统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著作。清同治光绪间浙江书局出版的图书《王文成公全书》较为客观地从历史叙事视角记录了王守仁的历史功绩以及儒学思想,具有较为完整的参考价值。钱穆先生所著《阳明学述要》把王学置于理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指出“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lsquo;万物一体rsquo;和lsquo;变化气质rsquo;”[1],贡献了独特的“良知”理论。

钱明先生编著的《王阳明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脉络清晰地记述了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阳明学如何走向分化以及阳明学展开的思想意义等内容。蔡仁厚在其著作《王阳明哲学》中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论述了“四句教”、“致良知”、“心即理”这些思想的由来以及这些思想所具有的人生意义。

日本当代著名儒学家冈田武彦著,钱明先生校译的《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以儒学发展史为背景,不仅系统而深刻地论述了阳明心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其内容、特点、社会影响、历史作用,而且系统和细致地论述了阳明心学的分化、演变和明代中后期王门各派各家的离合同异及学术宗旨。邓红所著《日本的阳明学与中国研究》对“阳明学”一词进行追根溯源,全面论述“日本阳明学”这一社会运动的来龙去脉、内涵和学术结构,阐明其和王阳明哲学思想研究的联系和区别。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