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研究背景
1.1.1 学前儿童死亡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学前儿童的死亡教育十分缺乏。在幼儿园死亡教育研究中,关于幼儿园死亡教育的价值、幼儿园实施死亡教育的可行性、幼儿死亡教育面临的困难、展现出的不足,死亡概念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占据着绝大多数,而关于具体的幼儿园死亡教育的内容,以及怎样开展死亡教育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在幼教机构中,针对幼儿实施的死亡教育也是非常少的,仅仅是在个别课程和一些小故事有所涉及。在家庭教育中,情况也不容乐观。在传统观念中,死亡是不吉利的,很少会有家长愿意与幼儿一起讨论死亡问题,有些家长甚至会忽视或责备幼儿提出关于死亡的问题。家长这种对死亡的回避态度,致使幼儿对死亡产生了错误的印象。并且,由于现代家庭结构的转变和频繁的地域流动性,幼儿体验亲人逝去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由此可见,在幼托机构和家庭中,死亡教育都是缺乏的,被忽视的。
1.1.2 学前儿童死亡教育的价值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死亡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幼儿充满好奇的天性会驱使他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死的时候会疼吗?我也会死吗?”“人死了会去到哪里呢?”。而很多听到这个问题的成人,总是随便编个理由,或者草草略过,有的甚至转移话题,导致幼儿错过了一次认识死亡问题的机会。
幼儿期是人生的初级阶段,也是个人生活习惯、个性品质、认知情感、社会意识等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中明确提出了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和个性上,体现了幼儿期情感培养的重要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让幼儿形 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2]]《情感智商》的作者戈尔曼也指出:“童年是塑造人生情感倾向的重要时机。”幼儿园的教育应当以幼儿为本,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重要的首先是生命的健康存在。陈鹤琴先生对儿童身体发育、儿童心理发展都作了极为宝贵的个案研究,他执着地认为“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明确提出“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3]]因此,幼儿园教育强调保教结合,并把保证幼儿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幼儿园的教育应当培养幼儿面对失去的情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死亡事件,形成正确的死亡观。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人。
1.1.3 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死亡教育的可行性
首先,绘本的画面具有叙事性和直观性,通过图画,具体形象的展现在幼儿面前,不识字的幼儿也可以明白故事内容,更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其次,绘本的内容也是充满趣味性的,往往通过一个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传达出发人深省的大道理。例如在《獾的礼物》中,通过充满温馨的画面来表现对獾的回忆,引发我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因此,绘本是进行大班儿童死亡教育的有效载体。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中国有清明节,日本有盂兰盆节,法国有万灵节,基督教社会有一个专门为逝者祈祷的万圣节,处于不同的文化中的人们用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于死亡的敬畏,对于生命的热爱。近年来,我国对于幼儿死亡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我国对于死亡教育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存在着不足。
通过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分别以“死亡教育绘本”,“幼儿死亡教育”为关键词,搜到的文献数量如表1所示: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长生殿》形容词重叠式研究文献综述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大女主”戏研究文献综述
-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黏宾动词动宾搭配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Game of Thr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文献综述
- 「白髪犯罪」から見ること文献综述
- 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叙事文献综述
- 日本アニメの中の妖怪文化の変遷——20世紀90年代から現在にかけて文献综述
- 网络“新成语”的语言学阐释文献综述
- 教师的个体因素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