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艺术活动校本课程现状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25 12:54:00

基于小学艺术活动校本课程现状的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艺术校本课程的建设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对象。结合对于小学实地的艺术校本课程观察,对艺术校本课程实施有效性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现实校本课程实施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案设计实施完成度不高、校本教材的开发利用率低、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分配与利用等方面,并从课程方面、学校方面、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外部环境方面探究其影响因素提供相对应的建议如:树立系统的课程观,构建严谨的课程标准;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打响地区特色文化品牌;构建课程实施教育共同体,推进多方主体配合参与;建立规范化的管理监督机制,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运用多元化评价,为课程实施质量提供有力保证;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天赋,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等。从而更好的理解加强小学现有的艺术校本课程。

关键词:艺术校本课程 改进

  1. 引言

随纵观中国历史发展的足迹,教育始终处于重要且首要的位置。特别是随着20世纪中后期西方教育突破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课程开发式”走向“课程理解范式”课程开始由单一性转为多元化。教育界开始走出为了学术而学术的“十年寒窗”式学习了,教育的范围越来越广,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内容越来越丰富,教育的工具也逐渐多样化了。于是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越来越普及并成为教育界的潮流。中国五千年传统艺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更好的将艺术文化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也成为了当代小学教育的一个主流趋势。从实际教学来看,在我实习的小学里有开展艺术校本课程,学生们在学习日的上午一般是正常语数英等主课,下午的时候便会有不同的校本课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需求在学校现有的校本课程中进行选择。虽然开展了例如特色朗诵课程,青苹果课程,音乐美术欣赏等不同的校本课程,但是一部分学生还是会选择自己班级老师的课程甚至是留在班级里自修。从此例子来看,艺术校本课程在开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实行上的问题和阻碍。因此,对于艺术小学校本课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该如何更好的实行小学艺术校本课程开展,如何将更好的拓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义不容缓。

二.主体

现代知识论、多元文化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为课程多样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知识不断分化融合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对课程的不同需求、课程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巨大的地区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的适应、不同课程理论与思想并存的观念环境,以及学校与教育形态的丰富性等构成课程多样化的实践诉求。(3)课程多样化主要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以及课程评价因素的多样化。课程多样化的可行性是指课程多样化能否在实践中得以有效贯彻的一种特性。不论是从课程理论、实践,还是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来看,课程多样性具有很强的可能性。但课程多样化由于具有在实践中面临搁浅的危险性,具有沉痛的历史经验教训,也由于多样化课程自身的不足与劣势,因此也会存在一些小障碍,但这不会成为推行校本课程的巨大阻力。

  1. 校本课程的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课程是教育局认定并编制的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导、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心理特点,包括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等确定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因材施教。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教师组成小组既是对单个教师决策可能失误的弥补也能够对相关课程内容做好补充更改等。

  1. 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