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控制感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1 引言
个体的行为由谁来决定,命运究竟在谁之手,个体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行为与目标的一致,是心理学探索的永恒主题之一(Hergenhahn,2006)。
控制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改变事件并且到达到自己所渴望的目标的一种感知(Burger, 1989),对控制的追求,被认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Skinner,1996)。控制感是调节心理幸福和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变量之一(Whitsonamp;Galinsky,2008)。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失去控制感的体验时常是难以避免的,小到学业挫折、工作失利,大到天灾人祸,失去控制是一种令人不安和厌恶的状态(Whitsonamp;Galinsky,2008),不少研究者认为,当个体的控制感丧失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了大量的补偿心理并且更改知觉模式来保持对事件有序以及非随机的感知。为了抵制随机刺激带来的不安和厌恶,个体会在心理上使社会环境充满结构和秩序。失去控制感会使人们增加错觉模式知觉(Whitsonamp;Galinsky,2008),个体倾向于相信那些对现象作出的(看似)合理解释的理论、信念。比如科学理论 (Rutjens BT,Van der Pligt Jamp;Van Harreveld F,2010),伪科学信念:占星术(Greenaway,2013),阴谋论( Van Prooijenamp;Jostmann,2013),个体的结构确认倾向还表现对稳定、有序的社会体制的向往,例如推崇精英主义(Goode,2014),和产生系统合理化(Kayamp;Zanna2009)。Shapiro 和 Astin(1998) 认为,人类最大的恐惧之一就是害怕失去控制。大量的研究表明,丧失控制感会使人们患上焦虑症、抑郁症、心脏病等身心疾病(Infurna,2014;Turiano,2014),Seligman从控制感的角度解释抑郁症病人的发病机制,认为他们是因为丧失了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掌控能力,产生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不管做什么都不会成功,在情感方面感到绝望。研究者认为维持控制感是人类安全需要的最高层(于世刚,2011),控制感的剥夺会使我们的安全需要受到威胁,Maslow(1968) 的需要层次理论论证了人类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对指导人类自身行为的重要意义和对不同环境下人格成长发展的心理意义。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那么,当个体失去控制感时即安全需要受到威胁的时候,是否会影响到更高层次的需要(比如:道德)的体现?本研究将从自我损耗与趋近动机出发探讨失去控制感与不道德行为(如欺骗)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1.1趋近动机
有两个被看作是指导人类的行为的基本力量:行为激活系统(BAS),调节趋近和行为,和行为抑制系统(BIS),调节渴望接近与抑制之间的冲突(Corr,DeYoung,amp;McNaughton,2013),当个体渴望达成目标或某种状态时BAS系统会被激活,表现出趋近行为,伴随着渴望,热切与兴奋的情绪(Elliot,2008;Elliotamp; Covington,2001)。Gable和HarmonJones(2008)将个体朝向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强烈愿望或行为倾向定义为趋近动机。趋近动机与对奖赏的关注相联系,而且会增加多巴胺(DePue,1995)。研究者认为提升权力会激起趋近相关的积极情绪,表现出对奖赏的关注,自动化的认知,和去抑制行为,有权力的人会更快的察觉出有物质奖赏,比如食物;与社会奖赏,比如关注性和支持;还有条件刺激,比如钱的机会(Keltneramp;Gruenfeld,2003),大量的研究表明,权力与不道德行为之间存在联系,比如男性的权力意识的激起,会导致其做出一些性侵犯行为,这是权力的行为接近效应的典型范例(Bargh et al,1995),权力使个体追求积极的结果,比如奖励和提升,因此更容易表现出一些冒险行为与腐败(Andersonamp;Galinsky,2006)已经有许多线索指向失去控制感会与趋近动机相联系,Pittman(1979)发现了失去控制感会引起个体的敌意(hostility)情绪,这种情绪通常与趋近动机紧密相连,还有厌恶情绪(Whitsonamp;Galinsky,2008),研究表明,为了减轻个体经历威胁之后的厌恶唤起,趋近动机会被激活。(e.g.Heine,Proulx,amp;Vohs,2006;Proulxamp;Inzlicht,2012)。失去控制感还会导致典型的趋近行为,比如攻击性(Tedeschiamp;Felson,1994),研究者认为个体可能表现出攻击性以求去恢复一种权力感,和对别人的控制感知(Friezeamp;Boneva,2001),Greenaway等(2015)还直接测量了控制剥夺与趋近动机的关系,他们发现发现个体被剥夺控制感后,会加倍努力实现目标,即诱发高趋近动机以抵抗失控感带来的沮丧。鉴于此,我们认为控制剥夺会激发反应的趋近动机从而表现出更多对奖赏的关注,做出指向奖赏的行为,即使奖赏是通过不道德行为,比如说谎来获得的。
1.2自我损耗
认知资源理论认为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加工会占用认知资源,刺激与加工越复杂,占有的认知资源就会越多。失去控制感是一种很消极状态,适应这种状态需要耗费更大的能量,消耗更多认知资源。以往有研究发现失去控制感会消耗认知资源。Chae和Zhu认为混乱的环境会损害个体的控制感,而失控的体验会导致个体的损耗,从而表现出代表自我调节失败的相应行为,Glass与Singer(1969)给实验组呈现不可预测的噪音之后与被呈现可预测的噪音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被试表现出对挫败更低的容忍,而且完成任务的效率更低,但当给个体可以控制噪音终止的选项之后,这种差异消失了。他们认为不可控的噪音让个体没有控制感,适应不可控的噪音会引起更大的能量损耗,进而损害在需要细心与注意的任务中的表现。关键地,失控不总是导致表现下降,研究者发现短期失去控制感会提高个体的动机与努力(Sedek,Kofta,amp;Tyszka,1993)例如,暴露在不可控噪音的被试,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挑战认知任务(Hirotoamp;Seligman,1975),控制剥夺也会改变人们的认知思维方式,导致他们更努力更谨慎地加工信息(Zhou,Heamp;Lao,2012)Inzlicht(2010)认为处在威胁情景中的个体也可以表现得与没有被威胁的个体一样甚至更好,只不过需要更多的努力,消耗更多的能量。
总之,不管失去控制感会不会导致工作表现下降,它都将导致人们去花费更多努力去应对这种状态,因此会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导致人们自我损耗,这尤其体现在需要执行控制资源的任务当中。Zuckerman,DePaulo和Rosenthal首次提出说谎会消耗心理资源,他们认为说谎与诚实比起来需要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下时,会因为心理资源的不足无法抵制诱惑,进而做出不诚实行为。现在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自我损耗会导致个体更倾向于做出不诚实行为(Gino,2011;wang,2017)。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长生殿》形容词重叠式研究文献综述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大女主”戏研究文献综述
-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黏宾动词动宾搭配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Game of Thr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文献综述
- 「白髪犯罪」から見ること文献综述
- 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叙事文献综述
- 日本アニメの中の妖怪文化の変遷——20世紀90年代から現在にかけて文献综述
- 网络“新成语”的语言学阐释文献综述
- 教师的个体因素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