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视域下学前融合教育所需家庭支持的结构维度 —基于对学前特殊儿童回流问题的探索文献综述

 2023-03-12 15:15:02

家校协同视域下学前融合教育所需家庭支持的结构维度

——基于对学前特殊儿童回流问题的探索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浙江的相关实施现况,经过相关深入研究得知,学前融合教育的实际开展状况不利,甚至局部地区还出现了“回流”现象。通过相关学者研究文献的检索,可知特殊幼儿家庭支持系统具有较强的实施潜力,并存在研究空缺,是为可探索的一个研究方向。借鉴布尔迪厄的家庭资本理论,开展质性研究,建立理论,探索建立家庭支持系统的相关可能。

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 回流; 质性研究;家庭支持

一、文献综述

1.1学前融合教育现况概述

自从1994年西班牙《萨拉曼卡宣言》和《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正式提出“融合教育”这一概念以来,我国积极响应国际先进教育潮流号召,作为特殊儿童接受正式教育和进行早期干预的起点,学龄前的融合教育从 20 世纪初开始受到各国和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学前融合教育是指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 与普通幼儿一起接受保育与教育的一种形式【1】,或指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 与普通幼儿一起接受保育与教育的一种形式[2]。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要“认真落实幼儿资助政策,确保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含建档立卡家庭儿童、低保家庭儿童、特困救助供养儿童等)、孤儿和残疾儿童得到资助”。可见,实施学前融合教育是当前国家教育规划目标及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在针对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热点分析之中,在2005年之前的研究以关注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居多,此后的研究,特别是2014年之后的研究以态度、师资调查和干预研究居多。【3】这表明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在研究内容上出现由可行性、必要性的探讨转向态度观念的关注,进而到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上来【4】。但同时,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目前也存在一系列如本土化特色不强、研究面较窄、层次低,合作研究相对缺乏、对融合教育的认识有待深化,支持保障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5】而且,我国特殊教育虽然并未正式纳入到学前教育体系【6】,但是国内越来越多的普通幼儿园积极响应融合教育的理念,开始尝试接纳特殊幼儿,开展学前融合教育。但现实的效果却不理想,学前融合教育提倡的真正融入的理念往往仅落实到随班就坐的层面【7】,不少幼儿园还出现了特殊幼儿回流问题。回流是指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因某种困难被迫或主动退回到特殊学校的一种现象。【8】回流问题的出现不仅导致学前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目标无法实现,造成资源重复耗损,同时也导致特殊幼儿长期处于“局外人”的不利地位【9】,身心均遭受极大创伤,极大地削弱了随班就读政策的现实根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