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中国主旋律电影中小人物形象演变研究
一、关于电影中小人物概念的界定
人物是构成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媒体时代下,受众对于个性化与多元化的需求增加,主旋律电影也更加注重个体记忆的呈现。新世纪主旋律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构建国家认同感也有其积极意义。
张贞在文章中提到以小人物为题材的电影一直很受观众的青睐,因为此类电影以现实日常生活为基础,向观众展示 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关于小人物这个概念,学术界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简明巴金词典》中给出了“小人物”的概念,“小人物”这个说法来源于俄国19世纪文学中可怜的小公务员或其他城市底层人民。
郭弈辰在文章中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小人物可以是普通员工、小商小贩等社会中下层阶级。他在对小人物的研究中,他把重点放在了以生活在城市或农村的中下级阶层的小人物身上,以这些角色作为主要人物角色来展开叙事和表达主题,从小人物视角出发,以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生存状态、现实困境、理想、信念、自我价值的追寻为主要内容。
电影所展现的人物形象是反映了众生相,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独立个体。当今的主旋律电影通过不同的题材样式,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向我们展现了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物生存状态,展现了各具特色的小人物形象,生动地向观众们描绘了在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生活。电影中的小人物大多都是与自身的生存空间发生矛盾,怀揣着反叛的心理与自身环境作斗争,同时也在追寻着自我价值。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别人承认和认同,从而实现自身真正的价值。从生活层面来说,小人物自身有着丰富的情感生活和精神世界,他们热爱生活,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他们挣扎在困境中的同时又可以让我们看到对生活的希望。
二、关于新世纪主旋律电影概念的界定及发展
关于对“主旋律电影“概念的界定,学术界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在《现代影视艺术词典》中是这样阐述“主旋律电影”的:主旋律电影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是针对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予提倡的电影作品。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