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家卫电影中的赛博朋克美学表征文献综述

 2022-02-22 21:07:42

论王家卫电影中的赛博朋克美学表征

  1. 关于赛博朋克
  2. 赛博朋克、赛博朋克电影

赛博朋克的概念来自于1983年布鲁斯·贝斯克发表的短篇小说《Cyberpunk》。赛博朋克(cyberpunk)是由赛博(cyber即cybernetics)与朋克(punk)两个概念组成的复合词,cybernetics指计算机网络或控制论,punk指一种非主流反叛的亚文化,赛博朋克可直译为网络控制社会里的反叛者。

唐明、曹磊在《赛博朋克美学的视觉表现形式探究》中对赛博朋克风格的溯源进行了解释。赛博朋克这一名词最初用于形容 1980 年代冷战末期科幻小说的分支。20 世纪 60年代,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新科学理念(信息论、控制论、人机工程等)给很多科幻作家的创作带来了理念启发与创作素材,借用这些新兴的理论试图描绘未来世界的反乌托邦小说也因此迎来了一轮创作高潮。如,菲利普·迪克在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试图探讨人类在工具高度智能化的社会中如何维系人性的问题。以这部小说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学作品的问世也象征着“赛博朋克”已发展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流派。赛博朋克早期作品的共同主题是对科技异化后未来社会模式的思考,在写作风格上往往带有一定的反乌托邦主义的悲观色彩。

赛博朋克小说深刻影响了赛博朋克电影的叙事框架、美学风格和人文观念,部分科幻电影根据赛博朋克小说进行改编。真正风格化的赛博朋克图像作品的出现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后数字艺术的出现和普及,新兴的数字表现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影响了赛博朋克独特的视觉风格。

赛博朋克主题图像作品中具有标志意义的视觉元素是对其背后文学主题的具象化。因此,当赛博朋克从文学主题逐步过渡到具有影像意义的漫画甚至被搬上大荧幕后,图像中的科幻元素与科技色彩就一直是赛博朋克影像作品创作的基调,如漫画《攻壳机动队》里的义体人标配的神经接口、电影《银翼杀手 2049》里森严压抑的钢筋混凝土楼群和光怪陆离的全息投影广告牌等。

  1. 赛博朋克精神内核

在张琪琪《二元对立——赛博朋克人文解读》一文中,认为赛博朋克精神内核是呈螺旋式发展的,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极权主义阶段、反乌托邦阶段、赛博朋克阶段。不同的阶段,体现出不同的权力结构以及主体间巨大的差异性,而每一阶段都反映出人类意识在逐渐地觉醒。

张璐从哲学角度分析赛博朋克电影中的“人”得出以下结论,后人类作为赛博朋克电影叙事的核心元素,承载着完成叙事表达完整的任务外,更多的是为人类的现实、生存提供哲学思考,成为影片文化意义传达的中心。

《赛博朋克电影的美学建构与文化表达》认为赛博朋克电影蕴含了思忖人类身份主体性和社会批判的人文价值。赛博朋克电影通过展现科技时代人的孤独、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冷漠,询唤弥足珍贵的人类情感,呼吁人类拥抱不同于现实社会对科技一往无前的追求,赛博朋克电影虽然在视觉表达上是先锋的,但它在文化价值层面拥抱世俗情感、回归传统人伦道德,以消解无政府主义的反叛、激进的力量,具有保守主义倾向。这种价值的“逆向行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速前行的科技社会的减速带,让人们有空间静下来思考狂飙猛进的科技热所隐含的危机。情感和人文才是实现自我救赎的诺亚方舟。

作为一种以高科技、虚拟现实、巨型都会为代表意象的独特风格,赛博朋克的精神内核饱含当代社会语境下的人对可能的未来社会形式的不安和困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